刘琳
【摘 要】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宏观语境
一、从宏观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我认为一篇文章尤其是一篇散文的成功解读,必须要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在文本演绎上采用立足宏观文本进行微观精读的方法,于大处着眼寻求细节突破。如果想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极具慧心,喜欢思考的人,那么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关注细节,因为文学作品的很多动人因素都藏在文本细节里面,如果不仔细发掘,就很难察觉。一旦你们发现了这些细节的魅力,就会身临其境,与作品融在一起感触颇多。例如,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时提到的,都德《最后一课》情节和心理“突转”的临界点等都让我深深感悟文本精雕细啄的魅力,都德设计了一个超常规的情境,即亡国不能让小弗郎士这孩子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这符合孩子心灵的真实,也是作家艺术高妙之处,也通过孙老师的笔墨获得文本的零星挖掘。还有,他把有关春天和秋天的许多不同古典诗词一一剖析,又放在一起对照,再将现代乃至外国的描写春天秋天的作品,分开来品味又聚拢来比较,给我们展现了无比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同时又在每一篇作品上作了细细的品味和赏析。这里有艺术的感情,有读书的方法,也有教育的理念,更有他本人的读书品格—其中也许有可以商榷之处,但在总体上是可感、可信,甚至是相当可贵的。
例如,在《那树》那篇课文中,在教学过程中,我找到的第一个细节点就是题目中的“那”字。并提出一个针对性的问题:既然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一棵树,能否把“那树”改为“这树”,以显示亲切感?从时间上来说,那树己经成为过去遥远的记忆。就空间的角度而言,那树被砍伐了,从人们生活中隐退了,不再属于原来的地方了。一个“那”字就构建了学生时空二维思考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将题目与文本信息联系,对学生进行追问:文章中是否有句话写明了对那树的一切记忆都已过去?学生很快就在文章最后一段找到:这一切都过去了。通过对《那树》中“那”字的品味,发现了“那”字贯穿全文指向形象、情感、主题等,没有一点是分离的。学生们参透“那”字的那一刻也找到了文章的钥匙,也就是说通过对文本细节的发掘,我们可以找到一条通往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道路,这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二、注重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感情的血液在畅流。” 说明了情感体验对阅读的重要性。吕淑湘指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很美,特别是诗歌、散文,不仅词语美,篇章也美,好像一座很好的建筑物,造型很美。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领会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是他们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的过程。透过富有思想和韵味的语言,可以窥见美丽的心灵,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的悲欢,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真谛。体验感悟是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他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如教《背影》时,如果老师只一味地讲解分析“父爱的伟大”,那么学生得到的或许是枯燥沉闷和疲惫不堪;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回忆、寻找和体验课文中类似的父爱,那么学生收获的一定是愉悦的情绪和求知的欲望。教《我的母亲》(作者胡适)时,采用情感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去思考:“你在生活中的哪些习惯是受母亲影响的?”调动学生记忆中对母亲的印象,以及与母亲朝夕相处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亲切而又钦敬的深情,从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涌起一种孝敬父母的激情。这是心灵的洗礼,也是生命成长的律动,因为高尚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就在此中培养滋生。
三、加强与文本的对话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文本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每篇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和升华。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含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因此,每一篇文学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文采,也折射着人性的内涵,社会的现实。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不是主动获取意义,而是被动接受老师或者教材编撰者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进行的不是自己的阅读,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阅读现状不利于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深入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在阅读中主体地位。
四、阅读主体的互动——组织交流讨论
问题解决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为此提出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教学策略.交流讨论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全班讨论、协商,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以补充、修正和深化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教师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是讨论、交流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为此教师应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活动的自由开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合作互动可以促进信息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挖掘集体潜能,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学习空间。课堂引进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场所。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这个平等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对话,是过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又一进步,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体验解读作者对社会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验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个体阅读不是一个封闭的历程,在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有赖于读者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互。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是作者的个体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就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是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師生应该是一个互助的学习群体。师生的阅读是自主的,师生间的交流是动态的,实现了师生双主体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彼此间互助沟通、互助影响、互相补充,互助启发,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上),2007,(08)
[2]谭笑.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