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紀初,连环画开始以独立的面貌登上艺术的舞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也为文化知识在社会大众中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动漫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冲击,连环画的发展步入低谷。而今,动漫文化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连环画在动漫时代中应该怎样发展?本文从连环画和动漫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目前发展现状,理清二者的相互关系,探索中国连环画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连环画 动漫 文化语境
一 连环画的概念
“连环画”也叫“连环图画”,俗称“小人书”。《辞海》对连环画的定义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现代汉语词典》对连环画的定义是:按故事情节连续排列的许多幅画,一般每幅画都有文字说明。从上述解释中可以发现,利用连续的画面叙事是连环画的核心特征,“连环画”应该称为“连续画”更为准确。鲁迅也曾说过:“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应该称为连续图画的,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本。”中国古代的壁画、卷轴画的内容很多都具有叙事的功能,可以视为连环画的萌芽阶段。元、明时期,在小说和剧本中插入连续性的插图开始流行。到了清代,图画逐渐摆脱了插图的从属地位,成为了叙事的主体,开始由插图向连环画过渡,直至20世纪初的民国成型,成为我们现在熟知的连环画形式。
二 什么是动漫
“动漫”,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动画和漫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均建立在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上,动画是造型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在中国也被称为“美术电影”。漫画是造型艺术与文学的结合,主要通过比喻、象征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并借此讽刺和揭露事物的真相。所以,早期的漫画也称“滑稽画”、“谐画”、“讽画”等。漫画在中国主要是指讽刺漫画,在日本则主要是指故事漫画。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漫画界开始主动尝试将影视语言应用于故事漫画的创作,并把漫画作品改编为动画,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电子游戏、玩具、服装、生活用品等,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结合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结合模式进入中国,社会上逐渐出现“动漫”一词进行称谓,虽然这一称谓不见得准确,也未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但却一直沿用下来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
三 连环画与动漫的关联
连环画与动漫的关联主要体现就是连环漫画,或称为故事漫画,起源于欧美和日本,并在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类作品大多以幽默、夸张的造型与叙述方式示人,在表现风格上贴近儿童与青少年的审美习惯。这些元素具有动漫文化的特征,所以将其归为动漫。严格来讲,连环漫画是漫画借用了连环画的形式来叙事,是连环画与漫画结合所产生的一个分支。从表现形式角度看连环漫画属于连环画,从表现内容与视觉风格的角度看连环漫画属于动漫,但连环画与动漫不能就此画上等号,只能说两者产生了部分交集,连环画仍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发展空间。
四 中国连环画与动漫的发展现状
当前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困难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连环画发行遭受重创以来,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就一直处于低谷。市场萎缩、出版数量骤减、创作人材缺失、文化语境的变化都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全国仅剩《连环画报》、《中国连环画》等专业画刊还在刊登传统连环画,总体感觉也是在勉强支撑。连环漫画的处境相对好一些,但作品的数量与整体质量都无法同国外的连环漫画作品相抗衡,在发行上也更多只能依靠杂志的连载,无法形成规模,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当年中国连环画发展的辉煌时期,仅1980年至1983年间,全国就发行连环画7400多种共计25亿多册,将近占了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三分之一、几乎人手一册,不少连环画的印数都超过百万。以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与文化消费水平来看,对连环画发展的支撑更应该胜过当年,如果能够重塑连环画发展的辉煌,对于中国文化与经济事业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反观动漫的发展则显得更有生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欧美的动漫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并迅速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经历了初期的恐慌、迷茫以及盲目的模仿之后,中国的动漫业逐渐稳住了阵脚,重拾了信心。近年来动画片的产量一直都在稳步提升,艺术成就的高低暂且不论,至少在商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喜羊羊》系列动画,不仅有电视剧版本,还推出了影院动画、漫画读物与周边产品,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连环漫画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有部分还改编成了动画,虽然还未形成规模、社会影响力也还有限,但至少开始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目前,游戏板块是中国动漫业发展势头最好的部分,国内一些企业的规模与产品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五 中国连环画在动漫时代下的发展
在国外动漫产品对中国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动漫业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消费群体。当看动漫长大的儿童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动漫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文化的主流,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动漫改变了大众的审美习惯,并带来文化语境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步入了动漫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连环画应该怎样发展?
1 加强创作人才培养
贺友直、刘继卤、顾炳鑫、尤劲东、陆俨少……等名字撑起中国连环画一个繁荣的时代,可谓是星光熠熠。而目前,连环画界能与之等量的名字却几乎没有,从这一层面也折射出中国连环画目前发展的困难局面。优秀的创作人才既是连环画作品质量的保证,也是市场销量的保证。建国初期,上海就分别于1950年、1951年、1952年开办了三次连环画学习班。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连环画年画系,连环画开始正式进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这些行动对于当时中国连环画的快速与繁荣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创作人才培养,也是目前中国连环画快速摆脱困境,并在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结合现在的情况,高等美术院校是连环画人才培养的首选。其一,是连环画自身的艺术特性所决定,连环画起源于绘画,也依托绘画作为表现的载体,而高等美术院校对于绘画教学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其二,当前国内的高等美术院校大多开设有动漫专业,在连环漫画的教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三,市场对于连环画装帧设计的审美需求日益提高,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可以利用平面设计专业的资源满足这一需求。其四,基于行业对于连环画创作者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一部优秀连环画作品的创作,往往会涉及绘画、文学、历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而高校的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都是连环画创作者成长的最佳土壤。就此而言,高等美术院校无疑应该是连环画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要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与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教育作为补充。因为连环画如果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要形成规模,要摆脱“小作坊”式的制作模式,需要大量中低端制作人员的配合,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不适合由高等院校来完成。高端创意人才与中低端制作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对于今后中国连环画行业的创造力与生存能力来讲,缺一不可。
2 两条腿走路
长久以来,连环画对于科学、文化知识在民众中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其发展的繁荣时期,中国每个家庭中几乎都能找到连环画,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家庭的文化“日用品”。因此,大众对连环画的印象不免更多停留于上述“功能”层面,对其艺术性往往有所忽略。连环画能否登上“大雅之堂”?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欧洲绘画史中很多著名的壁画与古典油画都可以看作是《旧约》、《耶酥传》……的连环画,我们熟知的《亚当的创造》、《最后的晚餐》等就是其中截取的一段。之所以觉得这些作品伟大,一方面有内容题材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画面一流的艺术效果以及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那些大师的参与。鉴于这些作品的艺术高度离大众认知太远,乃至于我们不敢将其与连环画拉上关系。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连环画的发展可以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连环画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使其往“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迎合现在动漫时代的审美需求,走大众路线。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带动了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市场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连环画的收藏也逐渐开始升温。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收藏的对象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传统形式的经典连环画作品,如:《三国演义》系列、《西游记》系列等。传统形式的连环画多采用上图下文的版式,图画在版式中保留的相对完整,每一幅画面都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就像是一本画册。而现代的连环漫画由于在画面中加入了大量的文字,并且一個页面由多格画面组成,画面的整体性与艺术性都不及传统连环画。从收藏的价值看,传统形式的连环画无疑占有优势,目前收藏界的市场反映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为传统形式的连环画提供了生存空间,对连环画在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够保留相对纯粹的艺术特征有着巨大帮助。在实际操作层面要竖立“精品”意识,需要组织专业画家与文学家参与创作,在书籍装帧设计与市场推广上甚至可以借鉴奢侈品的运作手段,邀请一流的平面设计师、使用贵重材料、采取限量发行等都可以进行尝试。
走大众路线的任务则更多由连环漫画来完成。连环漫画的故事更为紧凑,画面与文字的结合更为紧密、阅读更有效率、更贴近现代人在长期接触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所养成的感观体验。连环漫画的造型风格也更符合动漫时代下的大众审美需求,而大众的普及性消费则是支撑连环画发展的基石。大众毕竟是社会消费的主体,连环画如果脱离了大众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到底是面对高端市场还是大众市场,分两条腿走路,无疑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
3 利用新的传播平台
互联网、个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与阅读方式。传播平台的改变为连环画提供了更为广阔、便捷的传播途径,也为连环画艺术形式的扩展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面对传播平台的改变,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进行了一些发展上的探索,电子杂志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那么“电子连环画”自然也是可行的。在将连环画转换为电子读物的过程中,可以在故事段落的开始与结尾加入简短的动画,可以为重点的画面或是每一格画面都加入一些动画效果,也可以给文字加入配音……就目前的传播设备与制作技术水平而言,完全可以满足上述设想的实施。这些尝试将有助于连环画获得新的生命力,并在当前动漫时代的文化产品中占据重要位置。
六 结语
连环画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动漫时代是中国连环画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阶段,对于动漫文化给连环画造成的影响,大可看到其积极的一面。连环画能够成为承载动漫文化的平台,而动漫文化也能为连环画发展补充“营养”。吸收了动漫元素,连环画在表现形式与风格上会更加丰富,连环画艺术这棵大树也将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注:本文系2013年度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基金专项项目《中国连环画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南平:《动漫的历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2] 宛少军:《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蒋杰,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