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秀残障投掷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

2014-06-29 11:20滕津汝宋雅伟
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集训机能生化

滕津汝 刘 坤 宋雅伟



国家优秀残障投掷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滕津汝 刘 坤 宋雅伟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对备战2012年伦敦残奥会投掷项目的中国男子16名运动员跟踪调查,根据训练阶段及主要任务的不同,探讨了赛前集训期间运动员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了解赛前训练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运动员的T/C指标在大负荷训练期间,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改变呈现相应的变化。同时显示,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这与教练员在训练中加入了很多有氧训练,而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适宜有关。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及时向教练员反馈,为实施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残障;投掷;训练周期;生理生化指标

1前言

投掷运动是以绝对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的运动项目。投掷项目技术复杂,对运动员专项素质要求高,尤其是铁饼及标枪运动员,在器械离手后,容易造成身体不稳定而成绩无效,对于残障运动员而言,通过大力量训练保障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因此对残障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要求更大。如果不根据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及时监控,调整运动负荷,运动员就难以适应训练计划,易产生疲劳现象,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训练机能监控可以有效地辅助教练员及时地了解运动员在训练后身体机能的反映情况,把握训练的时效性,还可以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出现疲劳过度提供依据,以便为我国残疾人投掷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及运动营养补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另外,通过临赛前的监控,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更是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通过对国家男子残障投掷队员在集训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监测和分析,为国家投掷队在 2012年9月伦敦残奥会取得七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提供了有利保证。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国家残障投掷队16名优秀男队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经身体检查均无心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其中,视力残疾1人,上下肢残疾9人,脊柱残疾4人,侏儒2人。此次参加集训的运动员是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地区,训练年限较长,体能储备良好,个别运动员由于残奥会比赛规则的修改而改变比赛姿势(坐姿,站姿)。集训前,进行过国家队选拔,队员均无肌肉损伤及疲劳症状。

表1 国家投掷队男队队员基本情况

人数年龄身高(cm)体重(kg) 16人30.63±9.003174.19±14.70291.06±17.849

国家投掷队集训日期为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从集训开始到最终比赛有5个月的训练调整时间。在这个训练阶段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对教练员实施训练计划及赛前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赛前训练中加强机能评定,以合理控制训练负荷,才能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的机能状态参加比赛。

本次集训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4月上旬—2012年7月上旬(第1–4次测试)。

主要任务:发展身体素质,重点集中在力量、速度和柔韧训练,规范投掷技术。第一阶段力量训练占45%,速度训练占25%,柔韧训练占15%,技术训练15%。

第二阶段:2012年7月下旬—2012年8月中旬(第5–7次测试)。

主要任务:针对参赛项目进行技术强化训练,使其在体能、心理上全面提升。第二阶段力量训练占20%,速度训练占25%,柔韧训练占25%,技术训练30%。

图1 集训两个阶段训练主要任务安排

2.2 研究方法

根据训练计划安排和调整休息间歇时间,选择在每隔两周周六早( 08: 00—09: 30) 在运动员处于安静状态下进行采血。进行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运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以 P ≤0. 05 为显著性水平,P ≤ 0. 01 为非常显著性水平。

3 国家投掷队男子运动员各项测试指标结果

训练实施阶段是从4月1日到8月15日,共计集训22周,测试7次,其中,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没有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测。

表2 国家投掷队男队集训期间指标总体情况统计表

指标平均值标准差 BUN(mmol/L)6.15591.1584 CK(U/L)383.632252.4173 HB(g/L)156.389.446 T/C(%)5.873.25

表3 国家投掷队男队BUN、CK、CK、T/C指标相关性

指标BUNCKHBT/C BUN10.8830.8620.891 CK0.88310.5251.000** HB0.8620.52510.540 T/C0.8911.000**0.5401

注:**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国家投掷男子运动员指标变化范围比较大,同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表3还可以分析出,国家投掷男子运动员各项测试指标结果除了T/C与CK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外,其余指标之间缺乏相关性。

选取几次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如表4所示:

表4 国家投掷队男队集训期间各项测试指标结果和睾酮/皮质醇

次数BUN (mmol/L)CK(U/L)HB(g/L)T/C(%) 第一次第二次6.50±1.50466.28±266.57156.81±8.618.99%±5.29 5.57±0.56234.19±163.20160.13±8.824.36%±1.34 第三次6.01±0.95407.89±247.26155.81±9.476.12%±3.46 第四次6.78±1.42*418.75±252.39*152.75±10.18**4.12%±1.94* 第五次5.90±0.81392.31±301.25 5.56%±2.23 第六次6.25±1.16430.75±276.03 5.90%±1.87 第七次6.11±1.21*335.25±209.78 6.03%±2.75

注: *表示P≤0.05;**表示P≤0.01。

图2 集训期间CK、HB、BUN、T/C变化曲线

集训第一阶段(第1—4次测试):T/C峰值为第1次,最低值为第4次;CK峰值为第1次,最低值为第2次;BUN峰值为第4次,最低值为第2次;HB峰值为第2次,最低值为第4次。第四次测试指标与第一次测试指标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BUN、CK、T/C(P≤0.05),HB(P≤0.01)。

集训第二阶段(第5—7次测试):T/C峰值为第7次,最低值为第6次;CK峰值为第6次,最低值为第7次;BUN峰值为第6次,最低值为第5次。第七次测试结果显示,BUN与第一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 分析讨论

4.1睾酮/皮质醇(T/C)的变化特点

在进入集训前,运动员在各自省队进行训练,训练安排了解不够详细。在训练基地进行了大负荷的训练后,由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加大,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刺激逐渐增大,因此集训开始后T/C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及时的发现和反馈,教练员针对这一情况做出了及时的训练调整。观察运动员T/C指标呈现恢复的趋势,且在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基本还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状态。在第二阶段训练初期,运动员的睾酮指标伴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变化呈现相应的改变,虽然在第六次测试指标有所下降,但经过调整后第七次的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为训练阶段结束后的赛区适应性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国优秀男子投掷运动员的T/C指标,在大负荷训练期间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改变呈现相应的变化,并表现出男子投掷运动员良好的身体机能适应能力,对训练的安排和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4.2血红蛋白(HB)的变化特点

在集训的初期,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现下降趋势,随训练的进行,机体对训练的负荷产生了适应性,血红蛋白指标没有继续下降,而是逐渐的出现了恢复,特别是经过了集训第一阶段最后一周的调整训练后,血红蛋白指标数值有明显上升,且超过了训练前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超量恢复效果,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奠定了基础。此次集训阶段中我国优秀男子投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这与教练员们在训练中加入了很多有氧训练,而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比较适宜有关。

4.3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特点

在此次集训的男子残障投掷运动员中,测试的血尿素氮指标在两个训练阶段均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体处在较低的水平。休息调整一周后,数据便显示出明显的恢复,这与运动员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旺盛,机体恢复能力强是分不开的。综合所有指标可以看出,运动员对训练强度和负荷较适应,训练计划安排比较合理。

4.4 血清肌酸激酶(CK)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此次集训收集的数据CK指标发现,我国优秀投掷男子运动员的CK值在集训期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在调整阶段呈现下降趋势。可看出,CK指标可以及时有效的反映出训练的强度和运动员对于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这就为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安排和调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此外在通过几次的监测后,我们发现男子投掷运动员的T/C指标与CK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比较好的相关性,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子投掷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应性比较强造成的。

另外在集训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周教练员实施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计划,CK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是由于集训结束距离比赛还有十多天的时间,此阶段运动员主要是在国外适应场地,因此为了让运动员调整到适宜状态,教练员有目的的加大了运动强度,最终的比赛结果表明最后阶段的训练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5 结论

5.1 血睾酮和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可以有效的反映出我国优秀男子投掷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对运动强度的适应能力。

5.2 我国优秀男子投掷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程度,以及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化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根据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指标进行及时反映。

5.3 通过对运动员综合指标数据的分析,并及时向教练员反馈,可以了解我国优秀男子残障投掷运动员的健康和体能状况,为实施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整和训练的安排。

5.4 在训练第二阶段阶段的最后一周中,教练员们采用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血清肌酸激酶指标显著升高。通过最后的比赛成绩还是可以显示出最后阶段的有目的大运动强度训练安排的合理性。

[1]郑重.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备战世青赛期间运动机能监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1):18-22.

[2]葛新发.赛艇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02.

[3]苟波,高炳宏,郭玉成,等.中国散打队奥运攻关研究报告—优秀散打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与评定方法的建立[J].体育科研,2008,29(6):45-51.

[4]封文平,洪平,冯连世.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体育科学,2004,24(7):6-10.

[5]吕蕴光,李占伟,范秀彬.利用血清肌酸激酶监控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王菲、高雪峰运动能力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132-133.

[6]武桂新,蔡蓓蕾,周广科.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9(3):8-10.

[7]贾蕾.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转台与某些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学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8]姜传银,朱小群,谢守玲.散打运动员训练检测与评定的生物学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4):27-33.

[9]吕熠豪,郑巨挺.优秀赛艇运动员赛前生化指标的分析和评价[J].体育科学研究,2010(3):94-96.

[10]马琳.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60-63.

[11]Cyril Petibois,Georges Cazorla,Jacques Poortmans,et al.Biochemical aspects of overtraining in endurance sports[J]. Sports Med. 2002,32(13):867-878.

[2]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4-46.

Training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of National Outstanding Disabled Throwing Athletes

TENG Jin-ru, etal.

( Nanjing sports colleg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Based on the follow-up survey to 16 men throwing athletes of Chinese teams preparing for the 2012 London Paralympic Gam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ining stages and tas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athletes during the training before the games,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rules of the athletes’ physical function. It is found that in heavy load training period, T / C index change corresponding with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ntensity, the hemoglobin is relatively stable, which relates to a lot of aerobic training being joined in the train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ntensity being more suitable for athlete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test index of athletes, timely feeding back to the coache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disability; throw; training cycl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2012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计划(省立省助),课题编号:CXZZ12-0640。

滕津汝(1988-),女,汉,山东省烟台市,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集训机能生化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全国优秀乒乓球青少年大区集训竞赛模式研究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