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兰
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它关注教学的价值,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决定教学的价值取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增强课程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研究教材,把握方向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构建的中介,是范例。
1.忠于教材
研究教材要忠于教材,可参考课标和教参。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共安排了3个例题,其中例3是“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通过研究发现这里编排这个例题的目的并不是比较大小,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其本质,只片面认为例3的目的是比较大小,就违背了教材的本意,迷失了教学方向。
2.活用教材
“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教材本身是可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如:《角的度量》一课,教材并没有讲量角的实质是什么?只教量角的方法:“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缺乏整体把握。 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充分熟悉量角器的构造,可以在教材上补充纸的量角器(把量角器复印在纸上),让学生先在纸的量角器上找角、画角,体验创造量角工具的过程,再操作量角器、交流量角方法。对教材做这样的补充调整,密切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了解学生,持续生成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心理特征,才能选择、提供合适的数学材料,使新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观念联系起来。只有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对那些缺少的观念进行补充,使那些模糊的和稳定性不强的观念变得清晰和稳定。
1.了解—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不在于能预测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如:《圆的周长》一课,在引导学生用滚动法测量圆片周长时,一位学生提出:“没带直尺,只有三角板,无法测量。”话语刚落就有许多同学把直尺递给他,老师说:“不能借!大家一起动脑筋帮她想办法吧。”因为教师了解有《圆的认识》做基础,学生一定能想出好办法。(1)分次测量中间做个记号。(2)先把圆片对折,再滚动,把滚动的长度乘2。(3)先把圆片对折再对折,然后滚动,把滚动的长度乘4……针对“三角板无法测量”的问题,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凭着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了解,通过巧妙引导,不但化解了矛盾,还生成了精彩。
2.自主—生成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对自由的课堂气氛,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不同意见,从事与众不同的活动。如:《体积与容积》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借助身边的数学资源如:水杯等,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体验和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归纳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主动建构知识。(1)比如:老师喝水的杯子,所占的空间大小是杯子的体积,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它的容积。(2)体积是物体自身大小,容积是所装物体的大小。(3)体积是把物体放在无限的空间里来研究的,容积是把物体放在有限的空间里来研究的。真是出乎意外的生成。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培养创造力,会增强创造力,当学生感到惊奇并有所发现时,很难预料他们的发展趋势。
三、关注过程,体验成功
要使学生将数学知识结构很好地内化为数学认知结构,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数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与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产生尽可能多的联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组织探究
不能把数学知识作为一种“结果”直接传授给学生,要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参与。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1)让学生量出自己所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加一加,看看发现了什么?(2)动手操作验证结果(折拼、撕拼等方法)(3)分别验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4)引导自主概括。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多数结论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组织探究、动手实验的结果。学生有这个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既直观自然又有相对性,还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组织思考
学生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用特有方式建构零散的、非系统的、具有个性色彩的数学现实,带着这些数学现实走进了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表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师先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加入等量的糖,问学生哪杯甜?再在两杯不等量的水中,加入不等量的糖,问学生现在哪杯甜?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哪杯甜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这两杯水如果能喝的话,尝一尝就知道了。”学生大笑,教师表扬这位学生:“这个办法既简单又快!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认真思考,提出多种“算一算”的好办法,其中有:用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表示每杯甜的程度,再比较大小,进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在思考过程中,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慧、情感,还有品格。
四、注重评价,健全人格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增加,要求学校教育将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学中,缩短个体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数学课堂评价应是多元的。
1.肯定长处
学生只有发现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长处,才可能产生自尊、自信,并且自觉地追求自我实现,创造性地投入生活。教师要自觉地充当学生长处的反馈者,既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又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一根绳子,可围成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成长是8分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多少分米?”大部分学生列出(5×4-8×2)/2或5×4/2-8,却有个别学生列出5×2-8。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他说:“正方形的两条边长正好围成了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教师要给予积极肯定,并提问:按照这个思路还可以怎么列式呢?很快就有了5-(8-5)。教师用肯定激发学生的情感,树立“权威”形象,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向着有利于开发自我潜能的方向发展。
2.珍惜不足
现代数学思想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学画圆时,面对学生和老师画出的“不圆”,不应该随手擦掉,应该把它们看做课堂的生成资源,好好珍惜。引导学生思考:弄清“不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让学生认真反思差错,深刻领悟画圆时手拿哪里?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究竟是多少?部分学生第一次不会画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相互对比,让他自我反思、自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被视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既要重知识的结论,更要重求知的过程。数学教学不仅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