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苗
摘 要: 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时刻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现在的教学活动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度制约,学生的差异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施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
关键词: 差异性学生 个体差异性教学 实践与探究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课程,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宰课堂,要求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以相同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而且要实现同样的教学目标。往往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自身潜在能力、学习动机与目标、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以至于他们在接受教学内容时就明显不同,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兴趣,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正确区分个体差异,归类建组
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兴趣与爱好、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的差异,接受教育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因此,单纯地以分数为依据进行分类是有一定偏差的。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精确的数据分析。根据开学时学生的编入班级成绩,再结合这些学生以往的平时成绩大致分层。(2)调查了解。主要包括:①思想品德素质、理想信念、个人道德行为、团结合作精神、负责态度、意志品质、自我意识等。②文化智能素质、个人学习的态度、组织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造能力等。同时,教师要以动态的角度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要和学生共同树立起学习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正确对待这种分组方式,防止优等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后进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备课时学习目标层次化
教师的备课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为尽可能地全面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材的弹性,反映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对不同流向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表现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教科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学习上有余力学生,则要求能够适当拓展和延伸。
2.教师教学时课堂教学层次化
分层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是面向中等生,兼顾学优、后进生。教师的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导向的思维难度,出示的自学提纲,都应适应中等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要兼顾学优、后进生,并依据中等生的学习动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度。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生,课堂上教师要予以特别关心和帮助,时刻鼓励他们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求问。对于在学习新知识中必须用到而学生尚欠缺的旧知识,教师要给予及时必要的提示点拨,必要的话,还要对相关内容适当地再介绍。针对他们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理解疑难,要诱导他們扣词理句,联想思考,领悟学习的方法。解题能力不强、解题速度不快也是中后层学生明显的特点,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放缓坡度。课堂练习中,教师要查学生学习之漏,补学生学习之缺,要充分注意中下等生(尤其是后进生)遇到的解题困难,剖析原因所在。在审查题目、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已知和未知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等方面,要对他们有所侧重和倾斜。要变课外抓中下等生补救为课上帮助中下等生,把教师的解题方法转换内化为中下等生的实际解题本领。
教学中既要注重“保底教学”原则,又要兼顾“培优教学”方案,不搞平均发展策略,这就要求教师的主导既作用于中等生,又应作用于优等生。教师对优等生的主导既要作用于中下等差生,又应作用于优等生。教师对优等生的指导和要求应放在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优等生的悟性比较好,解题能力比较强,因此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针对思维最为丰富、最为深刻的教材难点,多提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让优生攻难,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对一般难度的课文内容的阅读,不但要求优生读明白,还要求他们独立地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出独到见解。课堂上要让他们回答思考性较强、较难解答的问题,因为这不仅能提高他们自身的水平,而且对其他学生会起到启发和榜样作用。
3.考核机制多样化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考核的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了解各类学生的掌握情况,改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考核的试卷具有多重功能: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要求试题结构层次化,例如可设必做题、选作题、拔尖题。必做题的命题要以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面向中后层学生。拔尖题要达到灵活、综合应用的水平,主要面向尖子生。选作题的难度界于必做题和拔尖题之间,供优、中、“差”三类学习选作。对于选作题和拔尖题,都要单独计算分值。这样的考核试卷有利于对弹性化教学目标的检测,能检测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层次反馈的功能,这种考核,既不会使学生考得太糟,更不会把优生考骄,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比如2013年9月我接手的三(2)班的语文平均分62.5分,及格率72%,标准差为8.29,位居全校下游。实施分层教学后,到2014年元月学期结束时,我班的平均分为81.62分,及格率为87%,标准差为6.67,位居全校第二名。可见,学生整体成绩提高很大,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变小了。经过一个学期的事实证明,对个体差异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广大同行学习、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与参考.2013年11、12期.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1、2期.
[3]新课程导学.2014年1、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