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明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词汇总是不断发展变化,成语也不例外。汉语成语的语素有的是按照语法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有的则很难用语法规则进行分析。人们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构语语素间原有的关系,而是利用成语词形在语素间建立新的组合关系,成语的语义就会发生变异。近年来有关成语语义发展演变(包括成语的“误解误用”)的研究普遍认为,成语内部句法关系的重构是成语语义变异的原因之一。比如,李运富提出“内部语义结构的异解”是成语获得新的构词理据的方式之一①李运富:《从成语的“误解误用”看汉语词汇的发展》,《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汪维辉认为“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是包括成语在内的词语产生“误解误用义”的原因之一②汪维辉,顾军:《论词的“误解误用义”》,《语言研究》,2012第3期。;张绍麟在论述汉语熟语的流俗词源时提出“‘句段的同形异构’也往往造成内部形式的曲解”③张绍麟:《现代汉语流俗词源的探索》(上),《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不过,这些研究只是对成语内部句法关系的重构进行了简单的例举,没有进一步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此外,除了句法关系的重构,成语语素义的异解和语源语境的忽视也可以引起成语语义的变异。在有些成语语义变异的过程中,语素义的异解会伴随着成语内部句法关系的改变,忽视成语语源语境也会引起语素义的误解,三者相互交织,有时很难判断语义变异究竟是由哪一个原因导致的。本文主要依据《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并参考《新华成语词典》,将其中发生语义变异的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像似性理论,考察句法像似性在成语语义变异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成语内部句法关系重构的认知原因,并尝试从句法像似性的角度总结发生句法关系重构的成语的认知特征。
像似性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像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句法结构中的像似性表现得最为突出。John Haiman于1985年出版的《自然句法:像似性与磨损》和《句法像似性》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著作。他提出语言与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图式像似性——图式结构与其所指概念的结构之间的可感知的相似关系(“a perceive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a diagra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that it represents”①John Haiman,Natural Syntax:Iconicity and Erosion,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p.71.),也就是说,语言像图表一样,其结构反映了意义或概念的结构。汉语成语的语素有的可以形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有的则很难进行句法分析。成语内部是否具有句法结构以及所具有的句法结构是否与语义结构对应,都会影响成语的句法像似程度。根据汉语成语在最初形成时所表现的句法像似性,我们把成语的句法象似性程度大致划分出三个层级:较高像似度、较低像似度和零像似度。
句法像似度较高的成语,其内部句法关系可以通过字面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对应其内部语义结构。这类成语的语素按照句法组合在一起,形成句法结构。语素义用句法关系组合形成字面意义,有的字面意义与成语的语义基本一致,有的则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等认知过程形成引申义,引申义是成语的语义,无论哪种情况,成语的语义都可以从字面意义推导出来。比如“身临其境”,语素之间形成主谓式结构,语素义组合起来形成字面意义“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这也是这个成语的语义,可以说,“身临其境”的内部句法结构直接对应其语义结构。再如“拔本塞源”,语素之间形成“动宾+动宾”的连动式结构,字面意义是“拔掉树根,塞住源头”,用来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比喻义是成语语义,比喻义与字面意义之间具有认知上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字面意义推知,所以“拔本塞源”的句法结构通过字面意义间接地反映其语义结构。句法像似度较高的成语,字面意义虽然不能等同于成语的语义,但却是构建语义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成语语义的凭借,字面意义在成语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建立起像似性的桥梁,使句法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对应语义结构。
句法像似度较低的成语,其语素通过句法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形成字面意义,但是这种字面意义与成语的语义不具备认知上的相似关系,字面意义的结构不能对应成语语义的结构,所以这类成语虽然具有句法结构,但是与其语义结构不能形成对应关系。比如“目无全牛”,构语语素可以形成主谓式结构,字面意义是“眼中没有牛的整体”。但是“目无全牛”的语义出自《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从语源的语境中可以得到“因为庖丁解牛的技艺极其纯熟,所以操作时看到的不是牛的整体,而是牛的筋骨”这一语源意义。“目无全牛”的字面意义只能表达语源意义中的“结果”,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庖丁解牛的技艺极其纯熟——才是成语的初始意义,初始意义通过泛指扩大了适用范围,形成成语的语义,“形容技艺纯熟或办事熟练”。“目无全牛”的句法结构与字面意义的结构对应,但是字面意义是“通过具有因果关系的‘代指’方式”②李运富:《从成语的“误解误用”看汉语词汇的发展》,《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曲折地表达语义,所以句法结构与成语语义结构也就没有直接的联系,句法像似度就比较低。
零句法像似度的成语指的是那些不具备句法像似性的成语。由于汉语成语对外层结构要求严格,语素数量有限,一些成语在形成时只能摘取语源中有代表性的成分,省略冗余成分。这使语源中语素之间的句法关系无法在成语紧缩的结构中体现,成语内部不能形成句法结构。如“依样葫芦”是摘取“依样画葫芦”中有代表性的成分组合而成;“管窥蠡测”是紧缩“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而成;“成王败寇”是紧缩“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而成。这些成语无法进行句法分析,仅凭语素各自的意义无法组成字面意义。没有字面意义,就无法推知成语的语义,所以成语的字面形式就不能反映所表达的概念的结构,也就不具备句法像似性。
总之,从句法像似性上看,汉语中有的成语在形成时遵循了句法像似原则,句法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对应语义结构,句法像似度较高;有的成语在形成时没有完全遵循句法像似原则,句法结构只能反映语义结构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对应语义结构,句法像似度较低;还有一些成语在形成时没有遵循句法像似原则,成语内部不能形成句法结构,不具备句法像似性。
成语语素义的异解、语源语境的忽视、内部句法关系的重构都会导致成语语义变异。成语的句法像似度不同,导致其语义变异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语素义的异解是句法像似度较高的成语语义变异的主要原因;忽视语源语境是句法像似度较低的成语语义变异的主要原因;内部句法关系的重构是不具备句法像似性的成语语义变异的主要原因。
句法像似度 成语是否具有句法结构有字面意义 字面意义与语义的关系 成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成语是否具成语例举较高 是 是 两者基本等同,或字面意义通过引申或比喻反映语义句法结构通过字面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对应语义结构身临其境拔本塞源较低 是 是 字面意义与一部分语义有关系,无法反映整体语义句法结构只对应字面意义结构,与语义结构无直接对应关系目无全牛不忍卒读零 否 否 依样葫芦管窥蠡测
成语的句法像似度越高,人们在处理句法结构的信息时付出的认知努力就越小,更多的认知努力会放在语素义的理解上。对语素义的理解是否准确就会直接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识解。如“安富尊荣”,原指“身安、国富、位尊、名容”,四个语素形成完全的并列关系。后来人们把语素“安”和“尊”理解为动词,句法关系也就相应地变为“述补+述宾”的结构,成语的语义是“安于富裕,尊崇荣誉”。虽然语素“安”和“尊”的意义改变后,语素之间的句法关系也相应地改变,但是导致成语整体语义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安”和“尊”的异解,不是句法关系的重构。再如“谈何容易”,原指“(在君王面前)谈话议论岂能轻易从事”,语素之间形成主谓式结构,“何容”指“岂可、怎能”。后来人们把“何”理解成副词“多么”,把“容易”连读,字面意义就变成“说起来是多么得简单”,用以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语素之间形成述补结构,这种句法结构的变化是由于语素义的改变引起的,所以导致“谈何容易”语义变异的根本原因是语素义的异解。从句法像似性的角度看,这类成语语义变异后,新的句法结构与新的语义结构依然呈现出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句法像似性程度依然较高。
这类成语语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句法结构,可以把语素义组合在一起形成字面意义,但是仅从字面意义不能推导出成语语义,只有把字面意义与成语语源的特定语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成语的整体语义。如果人们忽视语源的语境,只根据字面意义来理解成语,就会导致语义的变异。比如前文所述的“目无全牛”,字面意义代指语源语境中造成“目无全牛”的“原因”——“庖丁解牛的技艺极其纯熟”,以此来形容“技艺纯熟或办事熟练”。如果人们不熟悉成语的语源语境,就会转而利用“目无全牛”的语素义和语素之间的句法关系来寻求语义。“目无全牛”的语素形成是主谓式结构,这种结构比语源语境中的因果关系复合句更直观,更容易认知。相比从语源获得的成语语义,通过字面意义“眼中没有牛的整体”获得隐喻意义“没有整体观念,不顾大局”更容易理解,句法像似度也得到了提高。虽然这个比喻义目前还没有被辞书收录,但已经渐渐被人们接受。李运富(2013)曾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句子“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来说明这种比喻义“很普遍,而且合理”①李运富:《从成语的“误解误用”看汉语词汇的发展》,《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属于这类语义变异的成语还有“不求甚解”、“不忍卒读”、“愚不可及”、“呆若木鸡”等。这类成语语义形成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当人们不了解成语的特定的语源语境时,理解这些成语时就会越来越字面化,根据成语的语素义和内部句法关系直接获得新的语义,所以这类成语语义变异是由忽视语源语境造成的。从句法像似性的角度看,变异后的语义结构与原来的句法结构呈现出更高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人们遵循了句法像似原则,对语义结构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成语原有的句法结构,提高了成语的句法像似度。
因为这类成语形成时不具备句法结构,一旦人们不理解这些成语时,就会从成语的字面入手,按照句法像似原则,重新构建语素间的句法关系,形成新的成语语义,所以成语内部句法关系的重构多发生在这类成语中。如“白驹空谷”,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比喻“贤人在野而不出仕”。“白驹空谷”是截取语源的代表性成分构成的,省略了谓语“在”,主语“白驹”和宾语“空谷”无法构成句法结构。没有句法结构,仅凭语素义就不能形成字面意义,更解释不了成语的语义。如果人们熟悉“白驹空谷”形成时的语义,就会认为“白驹空谷”是根据“施事、行为、受事”这一线性语序排列,把与“白驹”相邻的“空”理解为动词,由原来的形容词“广阔空旷”转为使役动词“使……空”。语素义由新的句法结构组合,得到字面意义“白驹使谷空”,比喻贤能者出仕。再如“出尔反尔”。“出尔反尔”是紧缩“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而成,表示“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语义结构是“……者,……也”的判断式结构。这种语义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在认知时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人们会按照认知习惯调整心理视角,首先选择成语中常见的顺序结构来重构句法关系,“出尔”和“反尔”形成并列结构,表示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关系,语义也变为“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属于这类语义变异的成语还有“予取予求”、“轻重缓急”、“形形色色”等。这类成语在形成时没有遵循句法像似原则,所以不具备句法像似性,后来因为人们遵循了句法像似原则,利用原有词形在语素间重新建立新的句法关系,使成语获得了句法像似性,语义也就发生了变异。
Haiman(1985)指出,像似性原则和经济原则是语言系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动因。任何一个语言系统都会同时受到像似性原则的支配和经济原则的制约,它们相会竞争,相互制约,在语言中此消彼长,共同推动语言的发展进化。汉语成语大部分源于寓言典故或古语名言,要求语言上尽可能的凝缩,有一些成语把心理和社会规约形成的复杂语义融入有限的几个语素中(通常是简短的四字格里),使众多的信息只能隐含在成语字面背后,语义结构不透明,这是成语经济性的体现。同时,还有一些成语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部句法关系,语素间形成的句法结构与成语语义结构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应,成语语义的某些方面可以从语素的组合关系上体现出来,这是成语句法像似性的表现。句法像似性原则和经济原则相互竞争,导致不同成语之间句法像似性的差异。经济性的增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句法像似性的磨损,句法像似性的强化也必然导致经济性的降低。成语的句法像似性越高,其经济特性就越少;反之,句法像似性越低,其经济特性就越强。
不具有句法像似性的成语,紧缩的形式将其语源中的像似性特征消融得干干净净,它们的形成显然是经济原则作用的结果。经济性过强的成语也是缺乏句法像似性的成语。经济性过强时,其内部句法结构的可分析性就降到最低,文字外壳不能反映成语所表达的概念的复杂程度,语义超出字面上的解释力,语素示意作用很弱,这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这类成语的识解。这时,像似性原则就会发生作用,把原来不具备像似性的形式改造成具备像似性的形式,赋予本已经语义规约化的成语以新的意义。人们会根据成语字面上反映的意义,选择符合人们认知习惯的句法结构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成语的语素脱离原来的关系,重新构建新的句法关系后,新的句法结构对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进行重新约定,强制成语语义朝着符合句法结构要求的方向演化,最后达到句法和语义的一致。在成语的原词形内部注入了新的内部句法关系,就意味着在词形和意义之间重新建立起成语的句法像似性。新的像似性反映了新的概念,成语的语义也就发生了变异。
成语句法关系的重构多发生在不具备句法像似性的成语中,这类成语的内部结构没有可分析性,与语义结构的关系曲折难辨。人们在成语使用过程中会按照认知习惯有意无意地抛开成语语素间原有的关系,对词形做出不同的解释,重新构建句法关系,使成语产生新意义。新构建的句法关系与成语新意义的结构往往具有可以感知的相似关系,这样就提高了成语的句法像似性程度。人们遵循句法像似原则,使语言成分之间的组成关系更符合概念的结构,这是成语中像似性原则和经济原则相互竞争的结果。语言中的句法像似性不断地磨损和重构,以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方式的变化,最终推动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