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燕 朱海莲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目前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分析学生是否拥有良好地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和对此提出养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行为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
一、高职学生对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
(一)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生活中涉及到物质及精神生活的一个特殊生活领域。体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
如图1,比较清楚的看出近一半的同学对自己是否每周都有固定参加体育锻炼表示不确定,占调查者的49.8%,共205人;选择一定不参加的占调查者的2.9%,共12人;几乎不参加的占调查者的18.7%,共77人;参加较多的占调查者的25.5%,共105人;参加很多的占调查主体的3.2%,共13人。
从调查数据看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近一半的调查者对自己是否有固定参加体育锻炼表示不确定,体育生活方式应在大学中得到倡导,因而加强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性的。
(二)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从图2可以看出选择步行和爬山的人数比较多,其中步行占主体的30.3%,共
202人,球类占主体的24.4%,共163人。这说明步行和球类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并且选择步行的比例最大。游泳、爬山、健身操可能受时间、地域、条件的影响,所占的比例比较少,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要想人人都融入都体育锻炼中来,改善生活方式,丰富课余时间,这些方式也是得提倡的,因此,学校方面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如爬山,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更多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养成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三)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要想保证体育锻炼的质量,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让自己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这些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是很有关系的,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体育生活中,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
46.4%,大量出汗为26.5%,大汗淋漓为5.8%,不清楚为16%,没感觉为5.3%。
通过选择比例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于自己锻炼的强度是不清楚和没感觉的。
在图4中,对于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确定的同学,占很大份额,占了环形的一大半,说明大家参加体育锻炼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宣传重要予以重视,让大家更加了解到怎样的时间和强度,才能更好的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想让自己健壮点的同学想要减肥的同学的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的项目类型是有区别的,这样会让更多同学对体育生活方式产生兴趣,更加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来宣传健康体育生活方式。
三、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得出,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观念是好的,行为却不乐观,经数据分析得出49.8%(205人)的同学每周几乎都不参加体育锻炼,仅有3.2%的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他都是属于不确定人员。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也达不到“体育人口”的标准水平。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加大社会和家庭,学校和老师,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撑力度,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良好地体育锻炼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行为方式。(2)高职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养成一个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体育生活方式应该在大学中得到倡导,因而加强宣传力度迫在眉睫,通过网络电视,体育赛事,教师传授等各种方式加大对学生对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观念理解,加深印象,并付诸行动。(3)徒步运动因不占时间限定,不受地点、人员、器械等各种外在因素影响的体育锻炼项目成为同学们平时锻炼的首选,而球类项目却不占优势,说明,大家都比较喜欢步行这个既方便又低碳的体育运动。提倡人人都融入体育锻炼,因体育改善生活方式,丰富课余时间,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可以以俱乐部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学校就有良好地体育习惯,为一位的体育行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湘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4): 26-30
[2]梁晓龙.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4):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