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2014-06-13 15:17陈小衡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职业教育

摘 要 论文总结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近几年开展的社会服务,指出社会服务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理念,应加强社会服务的宣传,简化服务手续,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并依托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学习信息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长效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258.6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服务[1],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服务理念的必然趋势,其应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和成熟,如美国,所有公立大学的图书馆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并针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注重与校外不同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为校外读者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化服务[2]。在我国,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以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也开始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关注的一个课题,并陆续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了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近几年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探讨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1 开展社会服务的背景

1.1 办学定位要求图书馆应有社会服务的功能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5年3月由四所成人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设有涵盖电子信息、制造、土建、园林、食品、财经、旅游、公共事业、艺术设计、外语等十余个高职专业大类的40多个专业,在成立时便被广州市政府赋予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并重发展的办学定位,并在2009年5月由广州市政府加挂了“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市首家社区学院。基于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要求图书馆应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

1.2 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沿革凸显社会服务需求

学校各校区均处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主校区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机关大院只有一墙之隔,基于历史沿革,相邻两个单位有着悠久的资源共享协作关系,特别是在文化设施方面。因此,自学校成立迁入主校区后,相邻的白云区政府便希望能继续共享这些资源。此外,由于各校区均处于交通便利的闹市居民区中,校园面积也较小,市民进出图书馆的时间成本较低,社区居民就近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较大。

1.3 自身的发展定位加快了社会服务的探索

从学校成立伊始,学院领导便对图书馆给予很高的定位和期望,办馆经费明显增加,各校区馆舍先后都进行了维修改造,构建起集“信息获取、文化休闲、学习与交流”于一体的功能布局,文献资源建设也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年生均新书达到5~8册,年征订报刊1 800种左右,数字资源也成为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份。基于这样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在完善校内服务的基础上,也希望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以提高服务能力和办馆绩效。

1.4 国家教改项目加大了社会服务开展的力度

2011年开始,学校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建设项目,这是一个持续3年并有配套经费的系统工程项目。根据项目的任务分解,图书馆承担了社区居民文献信息服务和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子项目,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开展。

2 社会服务的举措与成效

2.1 面向社区单位和居民开放文献借阅服务

基于馆藏文献资源日益丰富,2007年10月,我馆尝试向相邻的白云区政府机关大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可凭工作证和身份证到我馆办理借阅证,凭借阅证可以到馆阅览和外借书刊,也可以到电子阅览室使用数字资源。借阅证分集体借阅证和个人借阅证,提供集体借阅证主要是结合机关单位的需求,满足同一单位或部门的读者在校外通过图书馆OPAC检索书刊,然后由其中一人持集体证到图书馆集中办理外借手续,从而节省其他读者的时间。2010年10月,配合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我馆面向社区居民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全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并开始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和上门办证。截至2013年6月30日,据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馆共发放了405个社区借阅证,其中集体借阅证11个,机关大院读者126个,社区居民读者268个;共向社区提供外借图书5 544册次(见表1),所借阅的图书包括了除中图分类法V(航空、航天)类以外的其他所有21个大类,借阅量较大的类别依次是I(47.35%)、K(10.48%)、H(8.15%)、B(7.31%)、T(5.36%)、C(5.1%)、J(4.46%)、D(2.92%)等,表明社区读者的阅读需求还是比较广泛的。

2.2 与社区公共图书馆开展资源帮扶活动

由于多校区办学,我馆每年有200多种大众类期刊征订了2~3个复本,因此,结合社区内不少社区图书室期刊杂志单薄的现实情况,从2010年4月开始,我馆与白云区图书馆开展了资源帮扶活动,在每年初将下架的上一年度过刊分类整理捐赠给社区内的多个社区图书室。所捐赠的期刊,既有适合中老年读者的《科学养生》《大众健康》和《家庭医生》,也有满足学生族学习需求的《新东方英语》《英语世界》和《疯狂英语》等英语读物,有提高工作技能的参考资料《大众软件》《轻松学电脑》《汽车维修》和《摄影》,还有拓展人文视野的《环球》《世界博览》《读者》和《读书》等综合刊物,涵盖了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10多个学科类别,门类多样,内容丰实,可读性强,兼具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既能丰富社区文化资源,又能提升社区读者的文化品味,深受社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肯定和社区读者的欢迎。截至2013年初,我馆共向社区捐赠期刊杂志1万多册,每年平均3 000多册。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

从配合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角度出发,从2007年开始,我馆开始了进社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探索,包括馆藏资源推介、资源使用培训、文化讲座、阅读辅导等活动。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社区读者了解和利用文献资源,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讲座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截至2013年6月底,我馆共开展各式社区文化活动30多场,活动人数累计超过1 000人次。如利用我馆《城市色彩讲坛》的资源,邀请了广东图书馆学会乔好勤教授到白云区直属机关举办读书讲座,并配合开展了图书馆资源推介和OPAC使用辅导;针对社区老年居民普遍关心的饮食健康话题,邀请我校食品营养专业教授到社区为居民作题为“老年营养与健康”的讲座;邀请北京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资源商的培训教师,到社区图书室举办“走进社区看多媒体资源”的讲座,指导社区读者通过我馆VPN远程服务平台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针对不少社区读者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组织服务人员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现场办理借阅证,现场答疑解难。此外,还结合校园开放日、校庆、读书节等学院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社区读者和社区居民到图书馆参观,了解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近两年,还根据社区读者的阅读量评选“读书之星”,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活动。endprint

2.4 援建社区分院图书室

根据学院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建设项目的分解任务,从2011年开始,我馆开展了援建社区分院图书室服务。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调研和指导图书室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专业咨询与业务指导,并针对个别图书室管理人员少、专业水平有限的情况,组织我校图书情报协会(学生社团之一)的志愿者定期到社区图书室协助借阅服务和书刊整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项目配套经费为7个社区图书室筹集书架、阅览桌椅、门禁、防盗仪等书库设备各一批,选购新书各2 000余册。目前,有一些社区图书室如白云区景泰社区图书室已初具规模,文献信息服务开始走上轨道。

3 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与设想

3.1 重在践行开放的服务理念并落到实处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是一种基于资源、技术、人力的复杂的多层次合作[3],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根据各馆自身的条件确定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开展社会服务不必追求高精尖或是多和全,而是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理念,重在适应社会需求并落到实处。从统计数据显示,在我馆向社区居民全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后,社会服务的文献量大幅度上升,既表明社区居民对我馆文献资源的需求,也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开放文献服务的必要性。我校作为近几年快速成长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职业教育和人文、科普等大众教育资源为主,比本科院校图书馆更加贴近广大社区居民的学习和文化需求,加上近几年我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较快,新书比例大,类别丰富,生均资源量也较高,服务社区居民存在明显的优势和潜力。所以,应将社区文献服务作为我馆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开展,增强社区文献服务的辐射能力,不好高骛远,使我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实实在在惠及广大社区民众,这才是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本质所在。

3.2 加强社会服务的宣传,简化服务手续

我校所处的白云区和海珠区都是外来务工人口比例较大而公共图书馆资源却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域,社会借阅的图书涉及文学、英语学习、历史地理、哲学、计算机、艺术、财经、法律等多个类别,显示了社区居民潜在的文献需求和读书热情,但调研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社区居民不了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举措以及有哪些文献资源。因此,应加大社会服务的宣传力度,除了进社区宣传办证外,可针对不同社区的主要需求特点定制相应的推荐书目,与社区公共文化单位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和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开展图书馆网站和馆藏OPAC的使用培训,使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图书馆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技巧。而且,要树立方便读者的服务理念,简化服务手续,降低服务门槛,如可适当降低外借图书押金、延长借阅期限、扩大借阅册数、取消有效期验证等,通过节约读者的使用成本来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进而提高社会服务的效果,促进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

3.3 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促进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目前,我馆开展各种社会服务项目普遍都是依托一些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来开展,由于这些项目基本上是由员工以自愿的形式申请的,所以社会服务的内容、模式和成效也基本上是由项目的要求、验收指标等因素来确定和评价,并未纳入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工作来统筹规划和考核,导致不少社会服务开展的随意性较大,如上门办证、进社区举办讲座、图书室援建等服务项目普遍存在运动式操作,在项目结题后便不了了之,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也参差不齐。社会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加上我校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目前从领导层面到基层员工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必要性已普遍达成共识,因此,经过过去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社会服务应纳入我馆的常规业务范畴,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统一规划和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配置相关的岗位,形成包括总体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要求、经费预算、人员调配、绩效考核等社会服务相关的运行机制,并将分散的人力物力汇集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促进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3.4 依托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学习信息服务

我校作为涵盖文、理、工、商、农、艺术等十余个高职专业大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目前已建有50多门省、市、校级精品课程,30多门网络课程,70多门社区教育课程,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生均纸质图书80多册且60%以上是近5年购买的新书,订购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学习资源、各种考级考试题库、统计数据库等20多个商业数据库的数字资源,也建有4个学习资源库。因此,可仿照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4],依托我校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针对社区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知识更新开展社区学习信息服务,拓展服务内容。即建立社区学习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的远程学习提供相关的信息导航、书目推荐、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等自主学习相关的信息服务,可将参考咨询并入图书馆的在线咨询平台。不过,在利用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时,应重视社会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管理利用工作形成制约[5]。所以,在订购数字资源时应与资源商沟通好社会服务的模式及相关条款,同样,在利用课程和网络资源时也应妥善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避免无意中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高校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不同的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来确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社会服务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理念,应加强社会服务的宣传,简化服务手续,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并不断结合自身的优势及特点拓展和完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刘艳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2(2):102-105.

[ 2 ] 东方.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及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2(9):58-60.

[ 3 ] 肖烨.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89-91.

[ 4 ] 谢丽娟,郑春厚.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93-97.

[ 5 ] 王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思考[J].图书馆,2009(5):123-124.

陈小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广东广州,510405。

(收稿日期:2013-08-23 编校:方 玮)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职业教育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