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作用

2014-06-13 23:41:43韩玄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微博传播作用

韩玄

【摘 要】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关键词】微博 公共事件 传播 作用

一、微博的定义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的平台,是在Web2.0时代的一种社交网络工具。用户通过互联网以140字以内的文字随时进行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并实现即时共享。通俗一点来讲,也就是说微博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你可以作为读者,浏览你所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二、微博传播信息的特点

1、信息发布简单快捷,门槛低

在微博的使用上,任何人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和更新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登陆微博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接受信息。通过这种传播方式让每日新闻就变成了每秒新闻,这样在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微博更是显示出了它的强大优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公共事件,并对该公共事件进行关注。

2、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

微博发布信息大多是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其内容的,所以用户便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发布出来,或对公共事件发表看法,或者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加之微博的使用者们,采用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方式评论及回复,使人们置身于公共事件的事发现场,让使用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使得微博对公众更加具有吸引力。

3、使用者的大众化,普及化

在Web2.0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可以是新闻记者。而微博更是以其自媒体的性质让话语权大众化、平民化,不再让信息的发布权仅仅停留在社会的某一个阶层,而是让它广泛延伸至普通民众。让普通民众随时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让大众充当起新闻记者的角色,弥补了传统媒体所遗漏的新闻事件,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微博的使用让受众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以及公共事件评论者,改变了普通大众仅仅作为信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4、传播内容的零散化

由于微博有140字的字数限制,所以微博所发布的信息大多内容短小,并且有相当多的用户在微博中都是在抒发自己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和感想,或者是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趣事。微博这种零散化的特点,也恰恰符合了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5、传播方式的裂变化

微博既是对以往网络交流方式的一种创新,也继承了以往交流方式的一些优点。例如它和之前的博客一样,用户们都拥有一个可以发布信息的主页,允许其他微博用户来进行浏览、评论和转发,从而实现了一对多、多对多的N级传播。而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难以估计的,以往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无法达到这样的传播速度。微博可以让兴趣爱好相同的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兴趣爱好的实时共享,而它的这种特点却是以往的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三、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影响

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微博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网络信息传播工具,微博的这些特点似乎也注定了它是一种适合社会公共事件传播的媒体。从近几年的“郭美美事件”、“7·23温州动车事故”、“雅安地震”“陕西表哥”、“玉树地震”等公共事件都因为微博这一新兴的媒体平台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微博也被网友评价为“最具有杀伤力的舆论载体”,它表现为由普通的民众临时客串起来的新闻记者,赶在传统媒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并对这些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同时网民通过“Follow”(跟从)链接建立微博客的圈子,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

微博的一次次快速出击,让它在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起到了其他传统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革新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

在2010年的玉树地震报道中,微博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信息传播作用,凤凰卫视更是创新地运用了“手机微博”的方式发布信息,对灾情进行及时报道。当地学生、救援的武警官兵和当地群众都成为受灾现场的报道者。而在2011年的“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的4分钟,网友“袁晓芸”利用微博发出第一条关于事故的消息:“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现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里。保佑没事!实在是太恐怖了!”这条关于动车事故的消息比后来的新闻媒体的报道早了近两个小时,微博正在以其独有的优势革新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方式。

2、最短时间发布信息,直播公共事件的现场

由于可以通过手机来发布信息,微博便摆脱了传统媒体因设备所受到的限制,使得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只要人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便可以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例如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中,仅仅在地震后的10分钟,一位身处震区的网友便通过微博发布了最早的地震消息,这条消息比网络上最早的消息源还要早上6分钟。而第一批救灾的各界人士和当地的群众,他们也通过微博发布有关地震救灾的其他相关信息,成为了救灾信息的主要来源。他们通过微博将在地震现场的所见所闻发布出来,让关心灾情的广大网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第一手关于地震的相关情况,也实现了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现场直播,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公共事件信息的渴望。

3、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避免谣言的扩散

随着我国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知情权意识也得到了普遍的加强。公共事件也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团结稳定从而得到公民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在公共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对事件的原因、过程未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说明的话,人们会因随后网络上四散的谣言而造成恐慌,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灾难。微博作为重要的信息发布渠道,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公开真相,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从而避免谣言的趁虚而入,对维护社会的治安和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发生了抢盐风波,很多民众错误地认为多吃盐就能够防止核辐射的危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在食盐上供给的不足。在了解到这一情形后,当地政府也在最短时间内聘请相关专家并开通官方微博就食盐能够抵御核辐射危害这一说法给予了否定,从而很好地避免了抢盐这一错误行为持续下去,化解了此次危机。

4、强大的舆论监督能力,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

由于微博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传播信息比传统的新闻媒体更加方便、自由和快捷,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较少,因此可以成为广大民众发布内容并且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广大民众也成为公共舆论的监督者。例如在“陕西微笑表哥”事件中,微博就成为了一个舆论监督的平台,关注这起公共事件的网友利用微博实施舆论监督。微博以其特有的快速信息传播能力和自由组织能力,使得很多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来,发挥其独特的舆论监督功能。在曝出微笑表哥的照片后,网友首先质问其为何发笑?杨达才表示:“当时气氛紧张,自己的发笑是为了缓解一下气氛。”然后又有网友提问关于其戴名表的问题,他回答说“自己是名表控,一年收入有十七八万,老婆上班,儿子和儿媳也上班,家里没有经济负担,用自己的工资共买有五块名表。”但是随后网友便将他的第六、第七、第八乃至第十一块名表悉数暴露出来让其哑口无言,并且还曝出表哥的眼镜、腰带、皮鞋等也是价值不菲,而这与之前自己所说的工资数额相矛盾。

迫于这种舆论监督的压力,司法机关介入先后查出了杨达才个人账户的存款超过900万元,在其私人场所发现现金至少700万元,总计共超过1600万元。从“微笑表哥”事件可以看出,微博传播的这种扩散能力和影响力,能够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为公共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且也彰显出了微博强大的舆论监督能力。

5、微博信息的超载造成传播效果的双面性

每一个微博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发布平台,但是由于消息的来源不明,其中难免夹杂着虚假信息,甚至有些人会恶意进行新闻炒作。例如在2013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两周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有网友发微博称朝鲜可能发生政变,金正恩已经被软禁等消息。这一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载,引起不少人的围观。但后来随着金正恩的出面,才知道这些消息是某些网友为增加自己微博点击率进行的新闻炒作。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如何在大量微博信息中辨别出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结语

综上所述,微博在公共事件的传播中,不仅有着强大的正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而目前,微博在国内也还尚处于兴起阶段,它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在公共事件的解决中有着显著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警惕它的负面效应,力求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微博由于其言论的自由化与随意化,再加上微博用户真实身份的不确定性,使用门槛低,这也必将导致一些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在互联网上泛滥,让一些负面内容在社会中扩散,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因此在微博的使用上,如何让微博真正成为化解公共危机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让微博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促进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有效传播,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①荣婷,《简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青年作家》,2010(11)

②阿力亚,《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

③徐勇、白玉,《微博抗灾国家救援队传递力量》,《中国应急救援》,2010(3)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微博传播作用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9:04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1:16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6:20
神回复
意林(2013年15期)2013-05-14 16: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