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平
摘 要:为了在职业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主要从发挥教材本身的教育意义、拓展课文主题的深远意义、挖掘课文内在的深刻含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职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素质教育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这一要求实际上是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日常英语教学中。因此,英语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以促成学生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英语素质教育的特点,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发挥教材本身的教育意义,培养文明习惯
从中专阶段英语教材内容来看,许多课文本身具有教育意义,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教材现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等养成性教育。课文“Good Manners”讲的就是“礼貌行为”, 学生可直接通过课文得到文明礼貌教育。教师可以在归纳课文列举的十多种文明行为及学生应有的礼貌行为的同时,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礼貌行为作对比,找出差距。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轻松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素质。另外,在教了祈使句后,要告诉学生,在欧美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使用祈使句,课堂上学习的命令是不能随便施于人的。而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Would you like to...?这样语气委婉,不但让人觉得你语言文明,有礼貌,而且英语很地道。然后教给学生英语中怎样提出建议、请求等句型,让学生进行交流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
二、拓展课文主题的深远意义,激发爱国热情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本身没有教育意义,但是我们可以拓展课文主题的深远意义,加强补充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文“Nathan Hale”讲述的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Nathan Hale只身入虎穴侦察敌情,被捕后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最后为国牺牲。教师则要求学生从这两句名句“Nothing could make me turnagainst mycountry.”“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再联系到现在职校生实际,使学生体会到 “Patriotismisthe soul of the nations. We love our motherland. We must study hard and try to make our countryricher andstronger.” 同樣地,教师可这样归纳总结:“Nothingcould make us stop matching on thesocialistroad. Wemustservethe people and our motherland heart and soul.”来激起学生的爱国之心,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挖掘课文内在的深刻含义,教会学生做人
对于一些体裁是童话、寓言的课文,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课文内在的深刻含义,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进行思考、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文“Why the Bat Comes only at Night”是一篇寓言作品,它讲述蝙蝠在鸟类与兽类进行战争过程中,采用见风使舵的两面派手法,想坐享其成,以达到分享胜利果实的目的,但阴谋失败,最终为双方所唾弃。教师可先设计几个问题,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把蝙蝠丑恶的两面派嘴脸揭露无遗。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既学到了许多英语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懂得了做人要做老实人,做事要做老实事的道理。这样通过层层活动任务的达成,学生对良好的品行人格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会督促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健康高尚的品格。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都要全面思考,认真对待;并应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很好的熏陶。因此,在英语素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形式多样,贵在“发挥、拓展、挖掘”,就可以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收到较好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玫.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言红兰,黄晓林.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索与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技师学院)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