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霞
摘 要:目前初中品德课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现从这些误区入手,结合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品教育;互动探究;课堂优化;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一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时,还是兴致勃勃,但到了初二、初三,为了迎战中考,教师的教学出现了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误区:
1.教学内容过于狭窄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的内容很少涉及,一方面,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教师的视野也越来越狭窄。
2.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在教学方法方面,不少教师以说教为主,不注重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有的教师甚至以勾画和背诵重点、考点为主要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条条框框,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从这些误区来看,目前的教学必须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回归教育的本真,让学生的生命焕发应有的活力和光彩。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践行的几个教育理念
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必须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我以为,首先应真正领会以下幾个关键词的内涵。
1.互动
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前提下,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互动与合作,并在互动中求发展。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什么教学的实效性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顾自己与书本的关联,而忽视了师生、生生、生书之间的互动配合。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让课堂上诸多因素互动起来,这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
2.探究
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分为:学生独立探究、分组合作探究。无论哪一种探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
3.优化
从课前的教学设计,到课中的学习过程,再到课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力求“最优化”。从教学设计方面来说,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三维目标,理顺教学的切入点和重难点。从学习过程方面说,要勾连起学生自己的旧知、调动学习动机和自身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发现、选择、重组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探究的快乐。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面说,教师要多做引导,少做长时间的讲解,激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主动获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迎接挑战,实现自我。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很多,我将自己的课堂分为四个环节。
1.先学后教,通过导学案完成预习
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开学生手脚。印发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做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的任务。其次,在开课时教师先以提问的形式抽查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对于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好点拨与释疑。
2.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完成目标
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学习目标公布给学生,或者通过层层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理解、分析,最后概括,得出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种问题式的教学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二是学生自主提问,再群策群力共同解答;三是学生能够自问自答。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逐渐就能够达到“自问自答”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遵从学生的个性,把培养他们自主获知、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信息收集的引领者、信息加工的启迪者,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督导者。在学生的迷茫与困惑之处,为学生的思维之流导引方向,启发和疏导他们向问题的实质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教师引导的重点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尤其要关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因为此处学生自己觉得好像理解和领会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明白。教师可采用类比法、正反对照法等给予指点。
3.归纳总结,完善知识能力体系
每节课临下课的五分钟,可由学生自主整理,或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本节内容,并注意勾连这一章节与其他相关章节在知识体系方面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打通各个点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渐形成一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知识网络图。
4.练习迁移,当堂落实本节要点
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到能力的迁移,需要专项的练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情,精心设计一些课堂小练习,并且最好在当堂练习,使学生有理论有实践,有学习有检测,有积累有升华。
这种教学模式是我践行新改革的初步尝试,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它的探索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姚胜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法例谈.教学与管理,2002(25).
(作者单位 山西省侯马市第六中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