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小飞 宋扬
摘 要: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工作经验几乎为零,如何发挥新进教师的优势、运用更多的课堂技巧,以《物理海洋学》为例,从课堂教学准备、课堂开讲、课堂结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鼓励新进教师遵循新课改的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關键词:新进教师;课堂技巧;课堂质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质量对学生进步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向课堂要成绩,利用好这几十分钟,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话题。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尝试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技巧。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更多的教育观念层出不穷,从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之后,科学的、实践的、更注重课堂的理论逐渐占据主导位置。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笔者主讲《物理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研究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大气科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有密切的关系,在海洋运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军事活动、海岸设施和海底工程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怎样让学生既打好基础又得以提升,以该课程为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准备
第一,了解教学大纲,掌握教学目的。在这里,就是明确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教师必须通过备课,确定一节课的目标。初步了解大纲之后,就要细细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学内容。这意味着书本上的知识由抽象变得具体了,在教师的脑海中已经形成清晰的层次。而且很多新进教师对时间把握不好,通常讲课速度比较快,一开始大家要多备课,防止一节课内容讲完了还没到下课时间。
第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重点就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大量的知识中,占据主导位置;而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两者结合起来,一节课的侧重点就显而易见了。每一阶段、每一章、每一节,重难点都是不一样的,就要求我们能准确把握并突破。一般来说,教材中的重点通常围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展开的。
第三,有一个方面老师很容易忽略,就是要提前了解一下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将一些难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老师知识深厚,学识渊博,可是上课质量却差强人意的原因。
二、课堂开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开讲起着重要作用。倘若是新课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那学生们就会有很好的兴趣来接受新知识。因此,课堂开讲也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第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新进教师大都年轻,和学生代沟小,可以从眼下最热门的话题入手,在2012年12月21日前,纷纷流传“世界末日”言论,那就可以从这个话题入手,一一分析“末日论”,用科学的数据和事实,粉碎这些谬论。这样既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的精神,又给学生传授了新的知识。再讲波浪破碎时,可以比喻学生就是汹涌的波浪,在向前运动中,产生了不和谐的元素,于是产生了波浪破碎。这样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
第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知识更直观。教学手段一般分为常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一直沿用的,相比较现代教学手段,功能单一,感官刺激比较平淡。但是,就《物理海洋学》来讲,板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公式的推导,利用板书一步一步推导出来,更直观更清晰。对于一些视频,就要借助多媒体。
第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现代教育理念不提倡满堂灌,应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课堂往往不活跃,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中间的互动很少,这样一来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二来学生容易走神。这样在课堂上,笔者提倡教师提问。不要害怕学生说不好,学生的回答,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这样学生上课精神不容易松懈,还能顺便检查出勤情况。
三、课堂结束
第一,一节完美的课,结束是画龙点睛之笔。总体来说有几种方法:首先,顺其自然,一节课完美结束;其次,可以归纳总结一下重点;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加深印象。最后,还可以设置悬念。设置悬念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课下提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节课开讲埋下很好的伏笔。
第二,新进教师对上课时间把握不好,有时过早讲授完课程,有时下课铃响了还有一个内容为讲完。这就要求新进教师尽量在课下多试讲,上课时佩戴一块手表,不要过早结束,更不要拖堂。拖堂学生很反感,即便多讲了那几分钟,学生的心可能早已飞走了。而且为了结束课程,匆匆忙忙讲完,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新进教师应该发挥年轻、和学生代沟小的优势,在学习老的经验基础之上,多学习、多总结新的教学技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致谢:感谢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海洋科学(物理海洋)特色建设点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孔丘.论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2]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叶安乐,李凤岐.物理海洋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伊小飞(1986—),男,硕士,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的研究。Email:yixiaofei117@163.com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