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2014-06-11 19:50吴青青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爱尊重理解

吴青青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这些赞誉不但扩大了教师的职业涵义,而且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但要教育出博学多才的栋梁和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培养出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人才和塑造出健康、坚强、美好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师爱 尊重 理解 责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09-01

从6岁步入教室到22岁毕业于大学,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有超过1/5甚至1/4的时间在学校和家之间奔走,而学生时代的我们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这些赞誉不但扩大了教师的职业涵义,而且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但要教育出博学多才的栋梁和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培养出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人才和塑造出健康、坚强、美好的人格品质。针对于这样复杂的教师职业内涵,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1 心灵大门的钥匙—— 师爱

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他们大都是少不更事的孩童,有时会制造点惊喜,有时会给你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动,有时表现得十分懂事,有时却又顽皮得让人哭笑不得,大多数时间他们是很可爱的,但是却始终问题不断,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 爱。

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大部分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疼爱,希望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保持良好、和睦的同学关系,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其实这样的要求并不高,有时是一句不经意的问候,有时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是一个鼓励的动作,有时是一个赞赏的微笑,而这样的要求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去满足,也不会花费我们多大的功夫。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就足够。虽然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只有当这份爱直达他们的内心深处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而老师也会取得学生对自己的爱戴。

2 感化心灵的捷径—— 理解、尊重

总有些家长会这样问我:“我们家孩子最近的表现怎么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从不轻易以“不错、很好、不太好……”之类的话作为回答,不是我不知道这个学生的表现,而是我不会急于对一个学生的表现作出好或坏的评价。在我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一个班级中,总有些调皮、捣蛋或者学习跟不上的学生,某种情况下,他们不是自愿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而是因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或者自然条件等因素造成。

比如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跟着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而父亲或母亲又由于工作或新组建家庭等原因疏于照顾和管束,使得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在家里得不到来自父母双方完整的爱,若是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就会开始自暴自弃,认为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得不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如果再受到社会上不良少年的影响,必定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及时了解他们家庭环境的变化,经常与之谈心,因为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并选择一种适合他们放松的方式,让他们易于敞开心扉,向他们表示理解并给予希望,并在问题刚一出现时,立即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防问题进一步恶化,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

再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自然条件使得他们的智力低于正常人,他们想学好,也的确努力了,但始终赶不上其他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按照一般学生的要求来要求他们,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导致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从而致使他们的心灵收到伤害,但同时又及其渴望别人的目光,因此就采取捣乱、违纪等方式引起父母、老师、同学们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得到大家的尊重,并进一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们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或者在温室中长大,或者在痛苦中挣扎,无论他们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做到:永远向学生投去欣赏的目光,永远用对学生保持宽容的心态,永远对学生表示温柔的理解,永远对学生持有应有的尊重。

3 赢得尊重的方法—— 摒弃成见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出错犯规,这是孩子成长的“代价”,也是孩子的“权利”。犯错了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能否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成功的站起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犯错中成长,而不是一味的紧盯着他们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成見,用爱的教育,用尊重和鼓励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大声批评和指责。作为教师,我们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走进学生心灵,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去感化,用心去关怀,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表扬,让他们走出犯错的阴影,享受阳光的童年和充满老师和学生爱的学生时代。

4 促进成长的策略—— 赋予责任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管理一个班级的策略就是制定一个符合班级实情的规章制度。一个班级往往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他们依赖着这一大家庭的负责人—— 班主任,而只有制定了严格而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班级才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被赋予一份责任,一份维持制度有序进行的责任,一份监督自己和其他人履行制度的责任,一份面对过失勇于承担的责任。

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塑造其思想、行为、习惯和性格的绝佳时期,因此,用严格的制度决定思想,用正确的思想影响行为,用标准的行为养成习惯,用良好的习惯培养性格,让积极的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尤为必要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我们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是现在的孩子所没有、甚至是永远不会经历的,这就意味着针对于一个班级的有效的管理制度就不能由一个班主任自己制定,而是应该发扬班级小主人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关规定。这样既赋予了学生班级是我家的归属感,也赋予了学生遵守规定的责任感。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师爱;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理解和尊重;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摒弃成见;教育是方舟,方舟的前行在于赋予责任。然而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让我们奉献教师如母亲般的爱,走进学生稚嫩的心灵。

猜你喜欢
师爱尊重理解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