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英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不断改善自我认知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角色;转化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角色的特征经历了从长者到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这即文化科学知识传递者的演变过程。当今在教师角色的重塑过程中,需要我们将时代的内容填补到教师角色的含义当中去:在每一节课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运用过程
刚开始指导学生自学,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放低要求,如对一年级学生考虑到学生学习上的一些特点,如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独立思考能力差,兴趣易于转移等,应该先提出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如讲“积的乘方”时,可以先布置如下思考题:①什么叫积的乘方?an,am,(an)m的意义有何不同?②积的乘方法则是什么?如何推导?如何推导这个法则也适用于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③试算课本中的例题,注意底数的数字因数、字母因数,在乘方时,分别如何处理?④完成课本中练习,小结幂的三个运算法则。
有了上面所提到的基础,接下来对学生的要求相应提高,尤其对学习概念,要认真仔细,力求真正理解。在二次函数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以下四点:①从函数y=ax2的图像看性质;②提出二次函数定义后,接着提出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的程序;③研究并比较y=1-2(x+h)2和y=1-2x2的图像,再研究函数y=1-2(x+h)2+k的圖像,从而归纳得到函数y=a(x+h)2+k的图像与y=ax2的图像的形状异同及位置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研究得到解决后,其余部分学生有能力去处理的,就留给学生自行解决;最后,请学生阅读课本,将整个研究过程弄清楚,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了研究函数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在情境中深思,在情境中领悟。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要求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设计提问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有一定难度,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为此,我事先分析学生知识的缺差面和疑难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使其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例如;已知方程x2+kx+2=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有x12+ x1x2+ x22=4,求k的值。可以先让较差学生回答:它是关于x的几次方程?它的各项系数是什么?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有什么关系?待回答后,再问中等学生:如何把x12+ x1x2+ x22化为两根的和或积的形式?待学生回答x12+ x1x2+ x22=(x1+x2)2- x1x2后,再问:根据已知条件你能否建立一个关于k的方程,而求出k呢?当学生求出k1=-2,k2=3时,再问优等生:此时的k是否都是结果呢?学生回答:k2=3不合题意,舍去,最后再问:“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应分几步来解?”这样,在解这道题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满足。
四、注意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真实地反映着现实中某方面的关系,学习数学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原型”,获得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从而不仅掌握形式上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而且能掌握概念和结论背后的丰富的事实及本质属性。如学习平方差公式(a+b)(a-b)=a2-b2时,可从形象的角度给它赋予一个运算的直观模式:
(□+△)(□-△)=□2 - △2
由此可以及时摆脱一种干扰:以为公式只对某个数和字母才适用。
学习几何时,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的几何观念头等源于对自然界的直接认识,从太阳和月亮获得圆与弯的观念;从光线、笔直的树木获得防洪堤的观念;从静止的湖面获得平的观念;从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获得对“轨迹”的认识。
在学习等腰三解形的性质时,要求学生解决:如图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倘若不小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及,只留下底边BC和一个底角∠C,想一想有没有办法。
把原来的等腰△ABC重新画出来?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有三种方法:
① 作∠B =∠C。
② 作BC的中垂线。
③ 对折。
多年的教学,使我懂得,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进很多这种具有鲜活背景的例子,由于这些例子都是学生周围的事物,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课堂真正成为民主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