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一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干什么?”他说:“阅读。”
“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阅读。”
“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还是说“阅读。”
三问三答,不由引起我们的诸多思考……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小学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小学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精神,使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本人认为要从课内阅读要“方法”,从课外阅读要“练习实践”。课外阅读虽有“课外”二字,却不是无目的、无计划、无方法的乱读。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处于“自流”状态,“难读”、“厭读”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步入书籍的海洋责无旁贷。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为例,在课堂上学习三次实验的环节时,可以先出示表格,表格里的内容分别为三次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理论结论。然后让孩子们进行自学,边读书中的相关内容边填表。这只是简单的填表过程吗?不,这是孩子们梳理文章脉络,抓关键词句,将文本信息内化的一个过程。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表格式读书法”,相信用心的孩子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文章,表格式读书法会成为他们阅读的好帮手,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同样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例,在《自然之道》这节课的课尾,正当孩子们沉浸在人类破坏大自然规律而使事情结果事与愿违的思考中时,我向孩子们推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科普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出版的青少年知识普及读物《大自然的启示》丛书,将孩子们的阅读从课内自然地引向课外!
二、对于习作能力的提高
我说会爱读书的孩子,他的习作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对吗?写景的文章中他们可以用上自己读过的好词好句好段;写事的文章他们会描写与主题有关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活动的文章他们会把激动的场景写得扣人心弦,写想象的文章他们会写得合理而又想象丰富!所以,要“博览群书”!
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好奇心引读
自习课上,我故意捧着一本书来读,读着读着,看到可笑的地方,我就笑(故意)出声来!此时我偷偷地用眼睛扫一扫座位上的孩子们,他们那好奇的眼神说明了他们急切地想知道书里的什么有趣内容能让老师发笑呢?下课,我把书反扣在讲桌上(故意),悄悄出去!下节课快上课时我回来了,我知道,孩子们中计了,因为我故意反扣的书明显有被人动过的痕迹!好奇心已经使孩子们在下课时悄悄地来看过讲桌上我刚刚读过的这本书,细心的孩子早已在心里记下了书名。我静静地期待着预想中的孩子们的变化!果不然,过了几天,班上好多孩子都已经让家长买来或借来这本书并开始阅读了,我会心地笑了。我故意的“演出”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好奇心,不是吗?
2.开头结尾导读
我常常把一本书的故事梗概或一本书的开头,有时是一本书的结尾生动地介绍给孩子们,正当孩子们走进了这些或惊险,或神奇,或有趣,或感人的故事的梗概或开头,进入了这种情感世界里,对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急切的期待时,我戛然而止,告诉他们:“想要知道书中更精彩的内容吗?那你们就赶快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读一读吧!”孩子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去买或者找这些故事书去读个痛快,这就促使了他们进一步去阅读,这种兴趣培养法恐怕比哪一种说教都更加有效!
四、活动促读
以活动促读不失为好办法,一张张制作精美的读书知识报(低年级可以是识字报),一次次经典诵读展示表演,一场场知识竞赛,一轮轮故事会……,课外阅读使孩子们“放眼看世界”,精美的插画,丰富的课外知识,自信的表演,有趣生动的故事,机智的辩论,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充实了精神,塑造了人格,这样的童年怎么不是金色的童年?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到一本好书,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为社会、人类有卓越贡献或献身的人),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
五、课外阅读方法
(1)定时阅读法:每天睡前20分钟为“定时”,铁杵磨成针,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最好在每天阅读的书页上面标上日期,增加孩子的阅读成就感!
(2)批注式阅读法:文字批注与符号批注相结合。符号批注为圈、点、勾、画,文字批注可以是用精炼的词、语句写下自己的感悟、联想或是疑问。
(3)课外阅读活动:亲子共读、读书节、班级读书会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要许多条件成熟才可以实行,可是读万卷书较少有条件限制,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让书香浸润人生!
作者简介:
曹天英,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