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辛伐他汀分散片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4-05-30 20:52吕平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

吕平等

【摘要】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分散片(辛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将入选的118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 治疗组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加用辛可20mg,每晚顿服, 对照组采取控制血压治疗, 共观察1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均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检测和CAIMT的测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12周后TC、TG、LDL-C、hs-CRP 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P<0.05),CAIMT变薄(P<0.05)。 结论 辛伐他汀分散片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辛伐他汀分散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14-0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是反应动脉硬化最敏感特异的指标之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一毫米,患心血管意外的几率平均高出1.13%。因此测量CAIMT能够了解全身大血管情况、预测心脑血管事件,还可作为评价各种治疗方法对动脉硬化的逆转和消退作用。而hs-CRP被认为是动脉硬化发展中具有敏感性的检测指标[1]。本研究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分散片(辛可)对伴有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作用和hs-CRP表达的影响,评价辛伐他汀分散片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18例,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均≥0.9mm,年龄39~77岁,平均58±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排除标准:对他汀类过敏、肝肾疾病、各种炎症、妊娠、哺乳期、肌肉疾病、运动障碍疾病、治療前3个月应用过他汀类药物。观察期间避免与环孢菌素、贝特类、烟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钙离子拮抗剂如米贝地尔、抗抑郁药奈法唑酮、华法林、抗真菌药物及地高辛同时服用。

1.2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服用降压药)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分散片,20mg,每晚顿服,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不服用辛伐他汀分散片。两组均观察12周。

1.3观察指标

1.3.1取空腹10-12小时静脉血检测TC、LDL-C、TG、HDL、 hs-CRP。

1.3.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测定IMT [2]: CAIMT测量使用vivid 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5MHz。颈动脉超声的技术标准参照2004年第13届欧洲卒中会议第3次危险因子监测咨询委员会的标准。CAIMT测量:分别在左、右颈总动脉分叉近端1~10mm、11~20mm共4处无斑块的部位测量CAIMT,取4处CAIMT的平均值。正常CAIMT值<1.0mm。

1.3.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3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内膜中层是最早受累且增厚,是一种早期反映AS的无创性指标,由于颈总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且无其他脏器遮挡和干扰,同时超声波检查简便、图像清晰,故可作为揭示AS的窗口。大量文献报道血浆CRP水平亦与AS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直接关系,并且与AS的危险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3].辛可作为他汀类药物,是选择性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有效地促进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V)及其他乳糜微粒的降解代谢,降低血浆中TC及TG水平,升高HDL水平[4]。LDL-C由VLDL-C生成,主要通过与LDL-C受体结合代谢。辛可降低LDL-C的机制在于降低VLDL-C浓度和LDL-C受体的诱导作用,从而导致LDL-C产生减少和/或分解代谢增加。

既往的的研究提示, CRP与增厚的CAIMT有关, CRP越高, CAIMT越厚 [5],本研究发现高血压伴颈动脉IMT增厚患者CRP水平增高,口服辛可治疗12周,TC、TG、LDL-C、hs-CRP水平降低,减少了CAIMT厚度,升高了HDL-C水平。本结果提示辛可可能是通过降脂、改善炎性反应来延缓和逆转AS。本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加用辛可降脂治疗,有延缓AS的作用。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粥样硬化性斑块的炎性反应,增强斑块的稳定性和抑制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血压和血脂的连续管理及干预随访等措施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疗团队,作为患者的健康守门人,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贴近患者,能提高他们的依从性,是全科医生最大的优势,因此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实施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汤国高,高洁,冯玉书.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冠心病血管病变程度及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2010,32:2544-2545.

[2]Touboul PJ, Hennerici MG,Meairs S, et al. Mannheim intima-media thickness consensus[J]. Cerebrovasc Dis,2004,18(4);346-349

[3]Yasunari K,Maeda K,Nakamura M,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leukocytes is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and C reactive protein.Hypertension,2002,103-108.

[4]Trion A,de Maat M,Jukema W,et al.Anti-atherotic effect of amlodipine,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torvastation,in APOE3-Leiden/hCRP transgenic mice.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6,47:89-95.

[5] Cao JJ ,Thach C, Manolio TA, et all. C-reactive protei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and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the elderly :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stroke Circulation,2003,108(2):166-170.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hs—CRP与NT—proBNP联合测定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疗的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慢性盆腔炎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对左室肥厚的预测意义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社区发热门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