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娟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年收集的59例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活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feature and regular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Retrospective study was used to count and analyze 59 ADR cases induced by TCM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01-2013.12.RESULTS:Of 59 ADR cases,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the highest in senile patients.Main dosage form induing ADR was injection.The main type was the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Th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lesion of skin and its appendants.CONCLUSION:Improve rational drug us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ADR.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10-01
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是获取药品临床安全信息的重要数据和评价基础。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年收集的59例中药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报告59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59例中藥ADR报告表,按照患者一般情况、药品剂型、功效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ADR的发生率也在随之增加。中药ADR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大体可分为药物、机体及使用三个方面[1]。
3.1 ADR与性别、年龄
由表1可见,ADR发生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60岁以上的老人患者高于其他群体。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这与其各器官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有关 。另外,老年患者一般身患多种疾病,其长期服药和(或)联合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是导致ADR的易发因素。因此,对老年患者用药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进行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2]。
3.2 ADR与药品剂型
由表2可见,注射剂是引发ADR的主要剂型,占比77.97%。中药注射剂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剂型,但由于药物本身成分复杂、生产工艺不稳定、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其成为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一般认为,易发生ADR的中药制剂的顺序为:糊剂<水丸<散剂<煎剂<酊剂<肌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3]。建议临床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3.3 ADR与药品类别
由表3可见,ADR涉及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活血类,这与目前该类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有关;同时也显示出活血类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占有较大比例。
3.4 ADR与给药途径
59例ADR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这是因为静脉给药时抗体的大量产生及抗原抗体结合的倾向性、结合程度比其他给药途径严重[4]。所以临床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以此来降低静脉给药的风险和ADR发生率。
3.5 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
由表4可见,在ADR累及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发生机制与药物变态反应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过敏体质患者发生变态反应的机会较非过敏体质的患者高4-10倍[5]。故医师应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及有无药物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和有药物过敏史者应谨慎用药。
4 建议
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ADR。所以临床合理用药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ADR发生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卜一珊,高仲阳.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6):328
[2]刘世峰,薛新民.32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107
[3]张义虎,宁 玲.牛加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49
[4]王 蕾,潘巧仪.中国不良反应概述 [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3):149
[5]蔡 泳.5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J].医药导报2006,25(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