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涛岚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内动力。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感受,这样会直接造成学生学习以及老师授课的交互过程中存在着鸿沟,缺乏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久而久之教育方式便成为“填鸭式”。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相继实施了课程改革,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探索,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研究学生主观能动学习的方式,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其强烈。”所以,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构建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并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并营造学习氛围,切实做到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发展。
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式
1.从教材汲取有营养的知识
从教育的根本出发,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的灌输式教育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对所教课程的兴趣。高效的课堂氛围不仅需要讲课生动,还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愿意学习。教师不能仅仅照本宣科,由于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材是国家依据课程标准指定辅助教学用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学生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倘若每年都一样地上课,那么作为老师不仅会觉得教学时非常枯燥,反观学生也无法投入更多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善于挖掘传统教材的深层次内涵,挖掘教材内容的内在乐趣,教材是静止的,数学内容更是抽象的。因此,数学教学应注意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让学生能在快乐的活动中自然地接受知识。只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基础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材料,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2.学生应该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式并进行深刻的探究
对于教学来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和源泉,悬念则是促使探索的动力和“调味品”。老师不仅要善于提出能供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能够创设悬念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身为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鼓励学生要有敢于提问的勇气,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提问以及对于问题如何质疑,要教会学生明白“凡读书处,皆应存疑,小疑有小问,小问有小进,大问有大进”的亘古不变的道理。学生则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明白、要懂得“不会问就不会学习”的道理,要明白会问才具备质疑的能力,有质疑才能发展进步的道理。
3.学生要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因此,学生一定要科学地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学生要具备反思的能力
一个好的学生就应该善于反思自己的过去,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通过反思,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才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掌握这个问题的相互联系的规律。通过反思,才能够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1.建立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学习小组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的责任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师生合作以及成立自主学习的小组,在当前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明确的分工和相互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互助的过程中还可以建立相互协作的合作关系。学生在積极参与学习过程之后,老师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和总结,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为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清层次,面向全体,营造能够吸引每一个学生的“磁性”课堂,同时,也要采取个别激励、体现分层互促的方式。
为了使现代教育更能够适应时代,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当前传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通力合作,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3(54).
[2]宋学庆.初中物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初探[J].中学物理,2009(4).
[3]刘景刚.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9).
注:山西省教育规划《基于主题的中学学科课堂教学设计》课题(课题批准号:GH—12207)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