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锦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24个字高度概括其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价值观,属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学教学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从人的发展来说,正确思想意识的培育越早越有利。中学生正处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中学教学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前提。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官方性。而今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的课程标准,尤其是人文学科,都无一例外把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写进前言部分。甚至有些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确定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为中学教学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二、加强教师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
在教师群体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是中学教学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作为沟通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之间的重要纽带,其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加强教师专业训练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我们深信,一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领悟并积极践行的教师,一定会牢记教育的真谛,把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当中;一定会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定会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定是敬业、诚信的,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导和引领下,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全面发展、视野开阔、积极创新、人格健全、道德高尚、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良好公民。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標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我们在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课时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应该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2. 挖掘有效的教学内容,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学各科的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因此,挖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教学内容显得尤其重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练就一双慧眼,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内容中,在浩瀚如烟的资料中,结合学情,甄别和选取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3.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演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4.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教育事业是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事业。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得失,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有效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更有保障。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恢弘,中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