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文
【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发热临床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近来两年多来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就诊观察的发热症状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B组应用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热儿童临床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退热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儿童发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15-01
小儿常见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而发热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1]。少数患儿由于高热而出现惊厥现象,由此可以知儿童发热对患儿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临床应用快速且有效的退热措施非常重要[2]。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对高热儿童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退热疗效良好,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急诊观察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儿童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0.6—4岁,平均年龄(1.34±0.64)岁;体温39—41.2℃,平均体温(39.2±0.45)℃,血常规改变5例。B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0.5—4岁,平均年龄(1.22±0.56)岁;体温39—41℃,平均体温(39.25±0.12)℃,血常规改变6例。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抗感染、补液及电解质、维生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取剂量为0.4ml/kg的布洛芬混悬液;B组采用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口服治疗,取剂量为0.8ml/kg的乙酰氨基酚口服液;两组患者首次给药后的0.5、1、2、4h分别测患儿体温一次,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多汗,大汗、皮疹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给药治疗后,患儿留中心观察,医护人员详细观察及记录用药治疗后的0.5、1、2、4h患儿体温。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0.5、1、2、4h的实际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疗效评判标准:根据用药治疗后,测患儿0.5、1、2、4h的体温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经过治疗后4h患者体温下降在1℃以上为显效;治疗后4h患者体温下降在0.5—1℃为有效;治疗后4h患者体温无变化或者升高为无效。
1.5统计学原理分析:全部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s)方式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别使用t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退热效果对比
表1两组患者退热效果对比(n,%)
从表1可以知道,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发现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下降情况对比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下降情况对比( X±s)
由表2可以知道,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体温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时段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表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对表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常见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临床症状常出现发热,如果患儿出现高热不及时给予退热,部分患儿易出现高热惊厥可危及患儿生命,因此,临床应用有效的退热措施是当前儿科医生重点关注的内容[3]。
布洛芬属于一种非甾类解热镇痛有抗炎作用药,受到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推广,其作用机制在于对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2生成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达到退热的作用。另外,其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产生内源性的“致冷源”,如黑细胞刺激素以及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降低患儿的体温[4]。同时,该药还可以对前列腺素合成产生影响,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加大散热效果,进而使患儿可以快速退热,但是布洛芬却不会抑制产热过程,对此患儿正常体温不会受影响。布洛芬不仅退热效果,同时还有抗炎作用。布洛芬还属于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不仅能够有效对烯酶代谢成前列腺素E2形成抑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成功抑制机体释放大量肿瘤壞死因子-A等细胞因子,并且适当减少白三烯,使机体代谢率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不少临床报道指出,对高热儿童临床采取布洛芬进行治疗,退热效果明显,与乙酰氨基酚相比,效果更加明显[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高热儿童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好,体现:(1)与乙酰氨基酚对比,退热效果更加明显。(2)用药后0.5h可以快速退热或者0.5h后能够保持不断退热的效果,比乙酰氨基酚更强。(3)布洛芬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形成退热作用。上述3个特点可以说明布洛芬的退热时间及作用都优乙酰氨基酚。由于退热持续时间长,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适当减少患儿屡次给药次数,特别在晚上。另外,布洛芬混悬液可以选择口服用药的方式,避免用其它药物肌注或静脉造成患儿产生恐惧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不配合事件的发生率,且还能够预防臀部肌注导致患儿产生医源性感染与损伤的现象[6]。另外,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A组显著低于B组。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都有用药后大汗病例。因此,对用药患儿,临床医生应该注意给予补充电解质及水分,避免患儿水电解质紊乱,使患儿机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合状态[7]。
综上所述,高热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症状。布洛芬是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推广使用的一种非甾类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混悬液与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比,布洛芬混悬液起效的时间更快,作用更强,能长时间保持退热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之一。各医院可将布洛芬作为儿科常用退热药,值得各大医院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9(17)
[2]茹莉.布洛芬混悬液对儿童高热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01(25)
[3]彭文君.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19)
[4]陈潮青,陈宜升.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15)
[5]胡学惠.尼美舒利与布洛芬治疗高热患儿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14925)
[6]孟付忠.布洛芬混悬液儿童退热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16)
[7]张建平.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