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姓名:任位贵; 籍贯:陕西省澄城县;职务:医生 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陕西省澄城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内环下腹横纹微小切口,改变传统入路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7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经内环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单侧15~20min,平均18min;双侧25~35min。随访6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经内环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钱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内环下腹横纹小切口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71-01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几乎全部为斜疝。临床显示其发病率为1.5%~3%,约一半发生于1岁以内。现在,就我院十年来经内环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6例,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男69例,女7例。右侧57例,左侧22例,其中复发疝5例,双侧疝者3例,嵌顿疝2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岁,平均2.3岁。
1.2术前准备
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术前禁饮食6小时,肌注阿托品及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排尿。
1.3麻醉方式
绝大多数患儿选择氯胺酮5mg,肌肉注射,时间不足时,25分钟后追加2.5mg/kg,作基础麻醉;0.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对少数年龄较大能配合手术的儿童采用硬膜外麻醉。
1.4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下腹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上1.5cm(内环口)稍下方横纹处作横切口,切口长约1.0~1.5cm,切开皮肤,用纹氏血管钳指向腹股沟管方向交替顿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达提睾肌,提起提睾肌表面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内侧提起白色疝囊于切口外,确认无误后于疝囊壁切一小口,嵌顿疝者松解内环口,观察嵌顿物色泽无明显异常后,轻柔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切勿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损伤。再以食指经切口伸入疝囊探查,如果疝囊底部止于耻骨上方,可将其全部剥离。如果疝囊较大,底部较深者,可将其横断,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远端自然放回。钳夹近端疝囊壁,避免损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用左手向上提起近端疝囊,助手适当反方向牵拉精索,用右手食指缠湿盐水纱布从疝囊壁边缘分离精索与疝囊壁之间的纤维束,游离至看到腹膜外脂肪及相对狭窄的疝囊颈后,再向高处游离少许,检查无疝内容物,旋转数圈,于尽可能高位处用4号丝线缝扎,稍远端再结扎一次,离结扎线约0.5cm,剪除多余的疝囊。剪断疝囊之后,近端自然缩回内环,对于内环口超过一横指者,用4号丝线修补腹横筋膜卵圆开口(内环口)1~3针,使内环口缩小至约0.5cm为好。充分止血,于阴囊外牵拉同侧睾丸,使睾丸复位;女性患儿以子宫圆韧带代替精索作为寻找标志,若遇粘连严重,必要时可将圆韧带连同疝囊一起超高位结扎;依次缝合提睾肌,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各一针,结束手术。手术时间为15~20min,平均为18min,双侧<40min。
1.5术后处理
患儿返病房清醒后即可进食,自行大小便。术后观察一天,无肿胀或肿胀不明显者即可出院,第2天可下床活动,术后肿胀约在2~5天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有明显肿胀者观察1~2天,无加重即可出院或消退后出院。保护切口敷贴,勿污染或自行揭开,中途一般不需要更换敷料,口服抗生素3天,术后1周拆线。
2结果
术后1周来院复诊率100%,无精索及阴囊血肿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裂开,无睾丸坏死及萎缩等并发症,76例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至3年随访无疝复发。
3讨论
腹股沟斜疝系由胎儿发育缺陷所致,发病率高,以右侧多见。随患儿发育,疝块逐渐增大,发生嵌顿的机会增加,发生嵌顿不能手法复位时需急诊手术治疗。否则,严重者可造成肠管、睾丸或卵巢坏死,造成严重后果。由于6个月以上年龄患儿腹股沟斜疝不会自行愈合,故应对六个月龄以上至1岁内患儿,均应手术治疗[1]。
手术方法很多,切口选择各异,经典的腹股沟入路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虽手术适应性广,但切口大,需打开腹股沟管,创伤大,切口不隐蔽,术后瘢痕大,术后血肿、感染及并发症也相对较高。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了很好发展和应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优点较多,但其技术、麻醉、设备要求高,风险大;经腹手术,腹腔粘连及感染机会增多,治疗费用也高,不适合基层医院大范围开展[2]。
我院选择经内环下腹横纹小切口[3]改变传统入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优点:切口较为隐蔽,此处有自然的皮肤横纹,切口恰好可以重叠或被掩盖,愈合瘢痕小,符合美观、微创的要求;腹外斜肌腱膜较宽,富有弹性,能够顿性分离,因距离疝内环口近,容易找到联合肌腱下缘,快速找到精索结构提睾肌及疝囊,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手术野暴露清晰,减少损伤,可直视下对疝囊进行游离和高位结扎,内环口大时,易于缝合缩小;该手术不切开腹股沟管,避免了广泛游离精索,保持了腹股沟的解剖完整性,减少了周围神经、血管及输精管损伤的机会,减少了术后阴囊血肿和缺血坏死的发生率;缩小内环,加强了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的力量,从根本上杜绝了疝的复发。手术步骤 简单明了,视野清晰,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小,切口小且隐蔽,术后无明显瘢痕,患者及家属心里负担轻,易于接受,是目前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兒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6-538.
[2]李福年,周荣祥,李杨.腹壁与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6.
[3]梅勇.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微创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 2011,17(1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