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郁
摘 要: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教学目标的完成大都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进行积极探讨。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对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学习主体;发散思维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渗透,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课题的研究力度也在日益增大。新课标下的北师大数学教材与原有数学教材相比,其教学内容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上。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概述
我国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依旧停留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在于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无法与知识技能学习达成一致,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的不利局面。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下,因此整个数学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自然会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整体下滑。
虽然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目前已在各中学广泛使用,但大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大多数教师依旧在用传统教学观点对待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这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特点,积极寻求教学改革之法。
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在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一改之前的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对原有教学方法积极改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态度转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实现教学情境化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情境化。情境化教学能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较大的纸,在猜测它的大概厚度后将纸对折,对折一次后让学生说出纸张厚度、对折两次呢?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将这张纸对折30次后的厚度,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引入对乘方的学习。这样的情境化教学不仅有效避免了单一枯燥的讲解,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高效进行数学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知识体系的构建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待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在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真正意义上实现所有学生的整体提高。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为了更好地利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探索推理部分,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注意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漏洞和闪光点,并及時给予相应的指正和表扬,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数学能力的目的。另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团体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学习。合作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碰撞,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步完善自身,为学生更好实现自身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俗话说:教无定法。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应始终明确“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这一观点,立足长远,教学目标应更多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津津.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时代,2013(18).
[2]成益林.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