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燕
一、 直面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
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
1.连接生活,激发情感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原因,使他们对生活缺乏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在家中观察一周中父母每一天的活动,观察父母除了上班怎样在家中操劳的,怎样为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学习而辛苦的,还让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听父母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看记录自己成长的照片或物品,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学生通过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了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许多小细节中,都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学生深深感受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萌发了感激之情。
2.关注生活,内化情感
品德教学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内化道德情感。如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我选择了非常有震慑力的一个例子:安徽阜阳奶粉事件。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真实照片,一阵阵凄婉动人的音乐旋律,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数字统计,无不感染着学生。学生那充满着愤怒、难受的话语,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此时,我相信“诚信”已深深地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生活是情感体验的沃土,只有让学生融入生活中,才能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判断、去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情实感。
二、探讨生活实例,指导道德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但在传统德育中,学生所能的仅仅是像口袋一样装下学校教给的各种“美德”。与此相应,品德教材也被赋予一种至尊的地位,教材以居高临下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记载着各种教条与信条,很多例子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生活中难以学以致用。如何切实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笔者认为关键是所举事例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如何贴近?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事,从生活性问题入手,关注儿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以及通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须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则等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
如教学《节约用水》,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存在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有的学生洗手要用很长时间,一边涂洗手液,而水却一直在哗哗地流着;有的学生经常忘了关水龙头或者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下滴……从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中,我感觉到学生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我将“节约用水”这一主题带进了课堂。通过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通过对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的探讨,真正认识到浪费水资源的危害,并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制定力所能及的生活节水措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三、回归学生生活,升华情感体验
陶老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强调品德教育要知行统一。众所周知,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绝不是一两节课能够完成的,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因此,思想品德课要设计安排合理的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力求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1.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除了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课后实践活动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教师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如学完《我也会当家》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我当一天家”活动,要求学生从早上做早餐开始到中餐、晚餐的准备,包括买菜、洗菜、烧饭、搞卫生等,不会的可请爸爸妈妈帮忙。这样一天下来,许多学生都深深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很多学生都表示以后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多关心体贴父母,多为父母分忧解愁,在吃穿方面不再挑三拣四,再也不让他们生气,要好好听父母的話。
2.注重社会实践
品德课必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参加实践活动,以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行进一步和谐发展。如学完《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后,我组织学生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对社会的重要性,领悟到各行各业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尊重,明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在分享着别人的劳动成果。
3.重视学科结合
学校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及时抓住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将品德实践活动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课等有机结合,更好地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这学期我校少先队进行了“身边的美丽学生”DV拍摄活动,专拍同学们的文明礼仪现象,并把DV摄影制作成录像供同学们观看。这一活动犹如一面镜子,使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道德品质的内化。
结合生活实践,学生的行为经意间巩固了已有的道德认知,升华了之前的道德情感,丰富了内心的道德需求,完善了自我的道德体系,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