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教学中应重视“关键点”的作用

2014-05-30 14:35张建平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关键点本题方程

张建平

上复习课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紧,既要复习知识点,又要处理足量的题目,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大多数题目解法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搁浅”受阻,这些点就是破解例题的“关键点”,其余的则为“次要点”,讲授例题时,不必要在“次要点”处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而只要在关键点处通过提出问题,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点”处闪光,促使师生互动,有效讲解,这样就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同时可通过课堂主渠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此进行个案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 备课时要找准解题的“关键点”

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掌握问题的各种解法,更重要的是要想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走向,提前预计到学生的种种想法和做法(特别是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想法),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以此作为破解问题的突破口,以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有计划、有“预谋”地控制学生思维的方向,实现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需。这样,上课时才能和学生保持思维同步,才能更好地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是笔者总复习教学中三个实例摘录。

个案1,对于函数 ,若存在区间 ,当 时的值域为 ( ,则称 为 倍值函数。若 = 是 倍值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分析“本题是创新定义问题,所求是常考常新的求参数值的取值范围,解数学解答题的关键是:(1)严把审题关;(2)思维方法正确;(3)运算准确;(4)书写格式规范。

首先先量化题目的已知条件, = 在 上单调递增,故由 可得 ,由 倍值函数的定义, ,

下面先给出课堂中学生存在的两种受阻思路。

受阻思路1:未能运用化归思想将 转化为方程问题,解题受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受阻的“关键点”呢?教师可先设置导入疑问“ 恰好是哪一个方程的两根呢?”,通过小组分组讨论,可以引出: 是方程 不同的两根,即方程 = 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受阻思路2:用方程观点去解题导致无从下手(受阻)。那后续解题应从何处切入呢?通过提问几个学生去寻找答案:可以从形的观点入手。

途径一:方程可化为 ,令 ,曲线

问题化归为当直线 与曲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时,求参数 的取值范围,这是函数与导数平时所熟知的常规问题,学生可以破解。

途径二:注意到 ,将方程 分离参数得到

关键点3:题后点评:围绕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哪些知识,方法及数学思想,最后由老师归纳小结;本题考查了已知 求 的基本公式 ,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数列求和,运用差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两次运用等价转化思想将所问化难为易、化生为熟悉从而将问题解决。

三、 课后要对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反思

“阻”既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阻”是解题的关键点和着眼点。导入问题的关键点的解决来源于课前的充分备课,更多是课后的充分思考、反思。例如,备课时,某种解题方法为什么未料到?课堂分析时为什么“导”而不入,“阻”而失控?思维为什么不能和学生同步?解题从何处切入,后续往何方前进?如何从分析量化已知条件中挖掘隐藏条件找到破解问题的关键点,如何从结论的分析中逆向思维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如何在已知与结论的沟通过程中找到关键点。总之,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反思才能重视问题的关键点对解题的作用,才能宏觀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流程,从中吸取教训,总结规律,才能积累成功的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才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拓宽教学、师生互动,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题、想题和做题。

猜你喜欢
关键点本题方程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方程的再认识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摆放套娃
今天是几月几日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