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典型错例的经营策略

2014-05-30 14:00王全夫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错例正方反方

王全夫

典型错例是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代的学生都会出现的、较难避免的解题错例。对于典型错例,尽管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反复强调并且多次强化,但往往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把典型错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巧妙地经营好这些错例资源,让学生少犯甚至不犯同样的错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经营策略:

假设策略:即把典型错例作为某一知识结论的其中一种假设,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各种假设,从中排除错误假设(即典型错例),从而建立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假设策略一般运用在课的开始部分,因为课始部分是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的黄金时间,大部分的新授内容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因此,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以假设的方法预设典型错例,能引起全体学生的高度关注,从而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避免学生类似错误的再犯。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典型错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边×邻边或平行四边形面积=邻边×高。对于这样的典型错例,教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时,就可进行如下的错例假设:教师先出示一个标有底边长6厘米,邻边长5厘米和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告诉学生;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研究人员曾经出现过以下三种计算方法:方法一:用“底×高”即6×4=24(平方厘米)计算;方法二:用“底×邻边”即6×5=30(平方厘米)计算;方法三:用“邻边×高”即5×4=20(平方厘米)计算。接着对学生说,对于以上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才是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正确方法?紧接着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铺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方法,将错误的假设一一排除,最后剩下正确的假设并加以证明。这样预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从而很好地建立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同类错误的再犯。

辩论策略:即教师把典型错例作为正反双方辩论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一话题(典型错例)的辩论,明析此话题的错误所在,从而在头脑中建构正确的结论,杜绝错误结论的再次发生。辩论策略一般运用在学生新知识学习后。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教师如果预设一些典型的错例让学生进行辩论,就有可能把典型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避免由于重复订正造成学习时间的无效流失,提高教学效益。

例如,《份数的初步认识》中容易出现“把一张纸剪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这样的典型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份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可安排这一话题的辩论。下面是该辩论的实录:

师:把一张纸剪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正确吗?生1:正确。生2:不正確。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结论,那么哪一种结论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进行一场正方与反方的辩论,我们把认为正确的一方称为正方.认为不正确的一方称为反方,看看倒底是正方对呢还是反方对?下面请各方陈述自己的理由或者反驳对方的观点,开始。生3(正方):(拿出一张白纸并对折2次,然后沿折痕剪下),你们看,每份不就是这张纸的1/4吗?生4(反方):(拿出一张白纸并随意撕成4份1:你们看,每份是这张纸的1/4吗?显然不是。生5(正方):这里说把一张纸剪成4份,难道我们不是剪成4份吗?每份不是这张纸的1/4吗?”生6(反方):你们是剪成了4份,但是你们是平均剪成了4份,可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呀?生7(正方)):噢!我知道了!我们刚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并没有说“平均分”,因此此题应该是错误的,现在我同意反方的观点。

这样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使全体学生对分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纠错策略:即把典型错例以判断题、纠错题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找出其错误所在,并找出改正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师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学生练习的面相对较广,效果也较好,‘是目前大部分教师所使用的方法。

例如,《乘除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可预设如下错例让学生判断纠错:4.68×4÷4.68×4=(4.68×4)÷(4.68×4)=1÷1=1;《比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可预设如下错例让学生判断纠错:用120e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2+1=6,120×3/6=60(cm)120×2/6=40(cm),120×1/6=20(cm)。答:长是60cm,宽是40cm,高是20cm。

极练策略:即把典型错例中的数据进行极端化(让部分数据变得特大或特小)处理后让学生练习,这时学生容易发现按照错例中的解法来解是不对的,需要修正错误的解法,从而建构正确的解法,进而避免错误解法的再次发生。由于有些错例在正常的数据下,学生是很难发现解题的错误所在,但是如果给学生提供一个或几个极端的数据,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知道错在哪儿,并加以改正,根本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解讲与指导。因此,极练策略可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例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学后,学生容易出现如下典型错例: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能剪多少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学生往往错解成:(8×5)÷(2×2)=40÷4=10(个)。这是由于学生运用“大面积÷小面积=个数”的方法来计算而导致的典型错例。因此,教师可预设如下题目让学生计算:一张长8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纸,能剪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吗?如果不能,为什么?如果能,能剪多少个?此题学生很容易判断不能剪出,因为宽的长度根本不到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所以不能剪出。接着教师把题目改为: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能剪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吗?如果能,能剪多少个?”学生就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初步形成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第一步先算出沿着长边剪,可以剪几个(也就是一排可以剪几个)?第二步沿着宽边剪,可以剪这样的几排?第三步再算出一共可以剪多少个?

学生的典型错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处理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教育的失误。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典型错例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选择合理的处置策略,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典型错例所独具的教育价值,确保学生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典型错误,提高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错例正方反方
有力的反驳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寻找缺失的一角
辩论会的启发
减肥秘方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一次精彩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