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2014-05-30 14:00郭建霞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悬念垃圾儿童

郭建霞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之一,就是在使课程走向综合化的同时,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然,这次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来实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然而,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更为重要,影响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趣求知,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儿童在一种“充满强烈欲望”的兴趣中进行,目的是为了给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促使他们的各种感官都得以参与,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具体做法如下:

1.巧编谜语激趣。谜语富有情趣,贴近儿童生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又最能抓住刻画事物的特征和儿童乐于竞猜的特点。只要抓住兴趣这根“弦”,以趣导课,趣中求知,就能点亮他们智慧的火花。如,教学《阳光》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谜面:“看得到/摸不着/金光灿灿没味道/一切生命都需要”。让学生猜想,孩子们纷纷竟猜,很快就猜出了谜底,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这样进行导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巧讲故事激趣。故事易触发儿童的激情与热情。我就根据他们这个兴趣,巧借故事揭示课题,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影子》时,我就给孩子们讲:“从前有一个胆小的孩子很怕天黑。有一天,邻居家发生了不幸的事,爸爸妈妈都过去帮忙了,家中只留下了他自己,尽管月明星稀,他还是很害怕。碰巧他闹肚子了,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上厕所,就在他刚要蹲下时,发现有个人影就蹲在他身边,他吓得撒腿就跑,可那个人也紧追不放。聪明的小朋友,你猜猜看,紧追着他的人是谁?”通过这个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教育了孩子要胆大心细。

3.巧用幽默激趣。幽默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之感。它是形成愉快心境不可忽视的情景设计之一。例如,我在教学《比尾巴》时,采取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大一小几位同学对比表演小鸭、小猴、公鸡、小兔等。本来他们的形体就已让孩子们哈哈大笑了,再加上表演以及我时不时插上几句点评:“可爱的小鸭怎么把尾巴弄扁了”、“小猴的尾巴可以当跳绳了”、“这只勤快的大公鸡把尾巴都累弯了”、“害羞的小兔连尾巴都藏起来了”,更加使学生们哈哈大笑,从而轻轻松松地认识了儿歌。

4.巧设悬念激趣。悬念可以激发兴趣,使人情感投入,是诱发凝聚力的一种表达形式。悬念设立于开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悬念设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如,口语交际《该怎么办》就是先讲前半部分,设疑让学生尽情地想象说出各种办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教育了学生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同时使学生养成了遇到问题动脑思考的习惯。在教《小松鼠找花生》时,我在课文学习完之后,告诉小朋友们小松鼠的花生找到了,它是怎样才找到的,请你去思考,下节课讲给老师听。这样,既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又激发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5.巧排活动激趣。儿童具有好奇好玩的特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对丰富儿童业余生活,培养动手兴趣和个性将起到健康向上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操场上》、《我会拼》这几课时,我或者让他们到操场上玩耍、观察,或者让他们亲自操作、拼图,然后说说观察到的、拼到的情况,这样,儿童动手技能得到了锻炼,知识得到了扩展,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二、提供空间,增强自主探索能力

当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知识的形成过程。这里,就涉及到了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体系不同而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们提出的内容和方法往往纷繁复杂,层出不穷。这样无疑就会增加课堂的容量,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就要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及时肯定正确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我提出“如果瓶子周围没有石子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就很多,有的说把瓶子砸碎,有的说把瓶子弄倒,有的说插个吸管喝水,有的说请小火伴帮忙。有的说法甚至很幼稚,但我还是一给了不同形式的表扬,“你的想法不错,把这个机会让给别的同学好吗?”“你说的没错,能不能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你这个主意真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同学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大家说说那几种办法最好,能不能再议议?”孩子们听了都很高兴,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大班额教学,我们就必须注意一点:小学生是一个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共性,研究他们选择学习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更有效的学习,否则就不能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

三、合作交流,扩展自我探索的范围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会与他人交流。新课程也指出合作交流是學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交换各自的想法,实现了学习上的互补,也可以共同解决各自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俄们身边的垃圾》时,先让学生谈谈“你认为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孩子们有的说:“是卖菜的把好的卖了,把坏的随手扔了制造了垃圾。”有的说:“我们吃水果时把果皮乱扔形成了垃圾。”有的说:“有的八把垃圾袋没有放到指定的地方,形成了新的垃圾。”有的说:“有些人不讲究卫生随地吐痰形成垃圾。”在孩子们充分发言以后,我就让他们小组讨论“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呢?”孩子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互相听取意见,然后派代表全班发言,最后达到共识:我们要消灭生活垃圾就必须做到不仅自己不制造垃圾,而且要劝阻他人不制造垃圾,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丽。由此,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且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争辩、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了积极主动探究的能力,结成了易于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通力合作,不仅为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可以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弥补了教师—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不足。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并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悬念垃圾儿童
垃圾去哪了
巧在开篇设悬念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倒垃圾
倒垃圾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