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2014-05-30 10:09杨玉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

杨玉安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33例,前者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后者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自发性疼痛、处压痛、活动痛评分分别为(3.05±1.59)分、(4.27±1.50)分、(2.07±1.49)分低于西药组(4.44±2.58)分、(5.82±1.48)分、(4.20±2.05)分,联合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3.94%高于西药组30.30%、63.64%,无效率3.03%、恶化率0.00%低于西药组24.24%、1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抑制病情进展。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六味地黄丸;葡萄糖酸钙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021-01

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全身性、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我国OP发病率约为7.1%。疼痛与骨折是OP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骨折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葡萄糖酸钙是治疗OP常用药,但长期服用可致毒副作用、依赖性,远期疗效尚不明晰[1]。中医治疗OP从病因出发,辩证论治,兼顾表象,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少,适合长期使用。本次研究就六味地黄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OP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9月某院收治OP患者66例,其中男24例、女42例;年龄55~76岁,平均(69.3±4.3)岁。纳入标准:①经骨矿含量、X线,详细询问病史,确诊为OP;②有自发性全身骨疼痛等明显OP临床症状者;③女性50~75岁,且自然绝经≥2年,男性60~75岁;④无严重骨折者;⑤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有相关药物禁忌者;②3个月内有相关治疗史;③已伴有严重活动能力障碍者;④继发性骨质疏松,合并内分泌紊乱、其它严重器质性疾病、其它骨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3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西药组:给予葡萄糖酸钙片,口服,3次/d,1g/次。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口服,3次/d,6g。治疗周期6个月,治疗期间停止一切其它治疗,如针灸、理疗。随访调控,指导饮食、活动,尽力避免两者存在偏差。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评估疼痛指标,以视觉类比量(VAS)评分,满分为10分,疼痛越剧,分值越高,包括休息时自发性疼痛、处压痛、活动痛。

1.4疗效判定:据《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显效,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提示骨密度增加;②有效,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检查无明显变化;③无效,疼痛与骨密度无明显改善;④恶化,疼痛加剧,骨密度下降[1]。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制疼痛指标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标评分比较[( X±s)]

时间 组别(n=33) 自发性疼痛 处压痛 活动痛治疗前 西药组 6.41±2.21 8.24±1.73 7.29±2.55 联合组 6.35±2.51 8.42±2.08 7.25±2.62治疗后 西药组 4.44±2.58* 5.82±1.48* 4.20±2.05* 联合组 3.05±1.59*△ 4.27±1.50*△ 2.07±1.49*△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西药组相比,△P<0.05。

2.2 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

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无效、恶化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n=33) 显效 有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西药组 10(30.30) 11(33.33) 8(24.24) 4(12.12) 21(63.64)联合组 22(66.67) 10(30.30) 1(3.03) 0(0.00) 31(93.94)X2 8.74 0.07 6.74 4.25 9.07P 0.03 0.79 0.01 0.04 0.003讨论

六味地黄丸为中医传统方剂,其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阴、固肾养元,山茱萸补养肝肾,其余诸药均各有其效,六味地黄丸可补肝、脾、肾以养精血[2]。现代药学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抗衰老、降血脂、促进新陈代谢之效,可促进骨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吸收形成,可显著提高OP患者骨密度,从而抑制病情进展、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联合组通过联合六味地黄丸与葡萄糖酸钙治疗OP,从病原上抑制病情进展,提高葡萄糖酸钙利用率,患者疼痛、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单纯采用葡萄糖酸钙之联合组,总有效仅为63.64%,恶化率达到12.12%,提示单纯补钙,药物成分吸收利用率较低。

参考文献

[1]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358.

[2]王国栋.补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9):31-32.

[3]梁冬波.補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56-57.

猜你喜欢
葡萄糖酸钙
电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的含量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和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比较及护理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处方工艺的改进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葡萄糖酸钙联合硫酸镁预防奥沙利铂在结直肠癌患者神经毒性治疗中的应用
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比较及护理
产葡萄糖氧化酶黑曲霉的诱变选育及葡萄糖酸钙发酵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