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秀
【摘要】目的 探究并比较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及其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方式的患者19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推注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静脉注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前区存在不适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为15.46%,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44.33%,下降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实施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方式,相较于静脉推注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操作简便快捷,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葡萄糖酸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毛细血管的致密度起到提升作用,同时有效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此,葡萄糖酸钙是一种良好的抗炎、消肿药物,且能够有效缓解各种过敏症状,临床上通常将其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药物性皮疹等过敏性皮肤病[1]。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并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方式的患者194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并比较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及其对应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方式的患者19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3,年龄在22~57岁,平均为(33.28±2.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2,年龄在23~57岁,平均为(34.14±2.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推注方式,将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与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至40 mL,应用7号头皮针对患者实施穿刺处理,连接静脉推注泵,并对推注速度作适当调整,将全部混合液于半小时内推注完成。观察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方式,将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 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至100 mL,应用7号头皮针对患者实施穿刺处理,对滴注速度作适当调整,使滴注速度保持在每分钟20~30滴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含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前区存在不适感、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學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给予对应静脉注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前区存在不适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为15.46%,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44.33%,下降趋势显著(P<0.05)。见表1。
3 讨 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钙含量比较稳定,而在应用静脉注射葡糖糖酸钙治疗过程中,由于注射速度相对较快,促使人体内血钙浓度呈现急剧上升趋势。钙剂与人体心肌细胞内的钠离子具有竞争关系,对钠离子内流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血钙浓度上升时,这种抑制作用被放大,钠离子内流过程受到抑制致使心肌传导性下降,进而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情形下可能导致心跳骤停[2]。血钙含量过高也会对心血管及相关组织器官产生一定影响,致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前区存在不适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注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钙剂漏人皮下组织,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引起患者皮肤组织坏死情形,注射过程尽量保证一针见血[3]。静脉注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密切观察,并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若患者存在头痛头晕、心前区不适等表现时,应对注射速度作适当调整,若调整之后,患者仍旧存在不适感,则应立即终止注射过程[4]。若为重症患者或心率减缓患者,则应给予给氧操作、心电监护等,必要时实施肌肉注射阿托品药物,以便提高患者心率。
综上所述,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实施治疗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方式,相较于静脉推注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操作简便快捷,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冯金霞.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比较及护理[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5):251-251.
[2] 李晓萍,陈 爱,陈翠珍,等.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比较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47-4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