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
摘 要:珍视幼儿的好奇心对其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回应幼儿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关键词:幼儿;好奇心;兴趣;求知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曾经说过:“我认为每个人在小时侯都会有好奇心,可是这种好奇心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如果不利用好孩童时候的好奇心的话,成年之后就不一定会具有创造力,这一点是很重要。”学龄前儿童是开发和利用好奇心、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儿童对自然、对社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从小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将来成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出类拔萃,那么,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是决定幼儿优秀得与众不同的最重要因素?是创造力!而好奇心正是创造力的前奏,好奇心是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人在婴幼儿时,好奇心最强了,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唇舌去触摸、去品尝,用鼻子去闻,这是婴儿的游戏、乐趣与需要。许多家长在幼儿渐大的时候,都希望幼儿能学点知识,或者为幼儿只是贪玩不爱学习而着急。其实,幼儿随时是在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本领,从好奇心的角度来说,幼儿对于学习的需求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幼儿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求知欲,这一点恐怕大人都要向他们学习。
一、想象力可以创造奇迹
每个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幼儿好奇心重、好问。幼儿会问:“白天,星星躲到哪儿去了?晚上,太阳是不是回家睡觉了?”还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或者“人为什么会死?”有时候家长答不上来或不耐烦了,就会说:“你的话真多!我累了,让我歇会儿。”久而久之,幼儿原有的强烈好奇心就会渐渐消退,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家长在幼儿眼中也会失去威信。设想一下,如果幼儿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又怎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呢?
在大人眼里平淡无奇,甚至是“破烂”的东西,往往是幼儿心中的宝贝。我们班有一个幼儿小晴(化名)总是捡一些用过的盒子、树叶、小石子,摆弄很久,看上好一阵子。但总是被父母批评、痛斥,说不干净、很脏。但正是这样批评或是痛斥就扼杀了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当这个幼儿刚刚萌发的好奇心受到打击,她开始变得规规矩矩,是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时可能就此丢掉了与生俱来的天才创造力。幼儿与人作对或是不懂事的表现,都有自己的理由,幼儿正是通过淘气行为在探索、检验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些想法和行为就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
所以在施教过程中,笔者充分理解幼儿的好奇心,会设法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幼儿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与其一起寻找答案,满足其好奇心。就如上例小晴,笔者不会责骂她,也不会说她不爱干净,而是采取“因勢利导”游戏教育,陪同她一起观察、分类,并记录下来,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价值,让她学到更多的知识,相信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愈加旺盛。
二、亲自动手才能发展好奇心
幼儿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适应的环境,因为幼儿总是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家长、教师为了整洁的环境,为了避免幼儿受到伤害,连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包办了。
心理学家认为:3~6岁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什么都要碰一碰、动一动。这时幼儿的好奇心开始萌发,想弄懂一切问题,就要亲自感受。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爱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多动手,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动手探索的好习惯。此外,要创造幼儿能够动手的安全环境。我们把家具买的轻巧一些,摆设的位置让幼儿能够方便移动,照片张贴在幼儿的视线高度,让幼儿能够轻易地观看。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让幼儿使用,日常家务也要让幼儿参与,比如扫地、自己穿衣服和梳洗等。在幼儿四周的东西,应该坚固而且看起来有吸引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动手发现问题,引发好奇心。
所以在平时的施教过程中,笔者会让幼儿自己动手感受一切,让他们相互交流,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反复动手实践,哪怕走一些弯路。因为他们能从动手中产生更多的好奇,发现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