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摘 要:世界当代史教学的特点,为情景模拟教学的运用提供了条件。世界当代史教学中成功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强化教学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必然能够顺利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 世界当代史 教学手段
情景模擬教学作为一种实用性强、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包括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新闻学等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但对于历史学的教学而言,情景教学模式却是一种相对陌生的概念。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在世界当代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的相关问题,希求能对大学阶段的历史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有所启示。
一、情景模拟教学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情景模拟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具体情景,由学生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体验到现实的情景和自己扮演角色的感觉,从而为其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等特点,但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师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世界当代史的特点基本满足了情景模拟教学的适用条件,因而完全可以将这种教学手段运用于世界当代史的教学中。
(一)世界当代史的“当代”性特点为情景模拟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一,在当代史阶段,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性世界,世界历史也真正成为一部整体性的历史,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思想等各个领域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这使各国间存在诸多交集,正是这些交集使情景模拟教学手段得以运用到世界史的教学中。
第二,丰富的史料保证。当代史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段。在这一时段内,各国政府已有相当成熟的运作机制,都会有意识地对与本国有关或与本国关系不大,甚至无关但却极为重要的世界性历史事件都详尽地记载下来,且并非只有一条信息记载渠道,也并非只有一个部门对该事件进行讨论和记载,有时甚至是几个部门通过不同渠道,运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记载和备案。当代世界的传媒业日渐发达,不同国家的不同媒体会为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以增加发行量,提高知名度而纷纷聚焦国内国际热点问题,并从不同利益层面和不同视角进行报道,有些媒体还会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扩展性地深入追踪。此外,演绎世界当代史主要角色的各国政要都注重并擅长于言谈笔录,他们有很多公开演讲稿、私下日记、公开著作或言论多被结集出版。另外还有大量的名人传记及研究成果,这些都可以为解释当代史的情景模拟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从而使该教学手段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学生的能力和时间保障是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展开的保障。
第一,时间保证。世界当代史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课程安排相对较为宽松,科目较少,有相对充裕的课余时间去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第二,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大学四年中学习能力最为成熟的阶段。在刚进入大学阶段,由于素质教育质量有待提高,高中毕业刚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其自我学习能力相对欠缺,无法针对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乃至二年级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而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进入大学的第四个学年后,学生的主要任务开始出现分流:即部分学生开始为号称是“第二高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积极准备;没有选择考研的同学则开始求职,他们的综合能力相对大学三年级时有所提高,但就学业成熟度而言,则比大学三年级时没有什么实质性发展。因此,在实践中,该教学法的最佳教学对象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第三,专业素养。当前,在世界史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单独招收世界历史方向的本科生,并对其进行专业培养,通过如专业英语等专业语言方面的锻炼,以及国别史以及不同的断代史等课程的设置,对其进行专业教学和能力锻炼,使世界历史专业的学生较之先前宽泛的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具有“世界历史”的视角和专业素养,这使得世界历史专业的学生有能力按照历史学专业的特有研究方法去整理有关资料,并从中提炼观点,提高认识。
第四,教学对象的数量限制。从组织教学的角度而言,情景模拟教学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的运用,客观上要求不能是上百人甚至是几百人的大班教学团体,而是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单位,这使教师能够做到与每一个教学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其有被关注的感觉,这样更能够较为容易地调动起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景模拟教学手段对教师的要求
表面看来,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似乎没有太多需要去讲解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够充分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前提是教师符合这一教学手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情景模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
首先,情景模拟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与处理情景与现实的距离问题,教师能够选好教学案例是教师在世界当代史教学运用情景模拟教学首要的任务,也是情景模拟教学正常顺利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极为熟悉。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前承后启性的特点特别明显,各历史时段内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各历史时段之间又有着难以割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客观上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熟悉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程度。
再次,教师还应该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这种熟悉不仅仅是要求教师知道学生的年级、班级、姓名,还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于能够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分组和安排任务。
最后,情景模拟教学还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导演、教练、裁判员”。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虽然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但课堂教学秩序能够正常进行的条件之一还是教师能够对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分配和调节。
二、情景模拟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
(一)在世界当代史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手段时,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所选案例应至少涉及三方参与(当然所涉对象也不宜太多),这样便于分组进行,使每一个小组担任其中一方角色,从而展开交涉或辩论。
第二、所选案例内容应相对较为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内容丰富可以使每一个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有所应承担的任务量,都能够参与其中,以便调动其参与讨论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内容的复杂性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方查找资料的主观能动性。
(二)情景模拟教学在世界当代史的具体案例中的运用
为具体说明如何将情景模拟教学手段运用于世界当代史的教学中,下面选取“战后五国和约的缔结”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首先将教学对象按照主导会议进程的美、苏、英、法四大国分为四组,每组代表一个国家。其中,每一组安排五个人,每人负责四大国中的一国对于某一个战败国的方案要求,如第一组负责准备美国的缔约方案,其中共A、B、C、D、E五个同学,可以安排同学A负责美国对意大利和约方案的准备,B同学负责对罗马尼亚和约方案的准备,C同学负责对保加利亚和约方案的准备,D同学负责对匈牙利和约方案的准备,E同学负责对芬兰和约方案的准备。第二至第四组的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分配,以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每一组都要选出一名负责人来介绍本组所代表的国家对该问题所持观点的背景及原因,并阐述其所持观点的理由,以及该观点对其所代表的国家利益的影响等方面。
其次,抽出一个小组的负责人作为“五国和约缔结会议”的主席,来具体负责本次教学案例的主持工作。
再次,在分组完毕并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之后,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至少两周的时间)去查找资料,并整理和组织相关内容。因此,使用本教学方法不宜太过频繁。以每学期十八周计,一个学期共设置四至五次情景模拟教学为宜,即一个月左右设置一次。期间,可由各小组的负责人组织本组同学进行小组会议,以就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或者由老师来承担这项工作。
最后,在每一个教学案例结束之际,教师应对本次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总结,对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进行肯定和记录,以备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运用和推广。同时,也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备在下一次情景模拟教学能够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缺漏之处进行补充和说明。
三、情景模拟教学的收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积极、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提高了教学对象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这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提供了“主人翁”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对个别学生来说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身外之事,而是与其自身能力息息相关的重要事情,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积极活动。
第二,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责任”意识,为其毕业后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提供了绝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为大学毕业后继续进行学业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养成良好的科研素能的机会。
第三,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过程。通常而言,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认识深度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直观地感性认识所面对的认知对象;其次是深入了解,使认知对象在人脑中成为一个立体化的、活生生的事实;最后,能够通过对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掌握,对与认知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认知表达出来,这才是完成了对认知对象的最终认知过程。对历史事件(包括历史人物)的认识当然也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因此,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仅仅是完成了其认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部分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能能够对其所感兴趣的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个历史时期通过尽可能多地获取资料和占有材料,从而上升至认知过程的第二阶段,但很少或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深化到认知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即完成对历史事件的最终认知过程。
第四,有利于教师及时、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他方面相关的信息。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完全脱节。这具体表现在:在中小学阶段,“老师”的影像几乎完全占据了学生除去吃饭、睡觉之外的全部时间,甚至吃饭时间也可能在思考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除正式的上课时间之外,学生还会面对各种名目的补习班、特长班等,“老师”成了学生的全天候保姆,甚至一些工薪阶层或者外出打工者为了解决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而为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而到了大学阶段,除上课时间外,学生基本找不到老师。因而,终于脱离题海的学生一时之间失去了惯性,失控局面使得大学时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一句梦魇。而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的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观摩学生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世界当代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问题。如果选取案例不当或者组织不善,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无法找到充分的材料来准备教学的相关内容,从而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在与学生的充分互动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其适应学生的客观情况。同时,教师也应该尽量能够为学生拓宽查找资料的渠道和来源,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目标实现的桥梁和途径”,不同教学方法的探讨和运用在实施之初都会遇到一些难以预见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在运用任何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大学阶段师生间交流互动的缺失,只要加强“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所“教”内容符合所教对象的需求,在“教”的过程中运用适合于学生的、适當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自然能够取得较为积极、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理想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华洪珍.论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2]董琼华.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纺织教育,2008,(3).
[3]戴国良,周永平.情景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南方论刊,2010,(3).
[4]田丹.谈教育培训中的情景模拟教学.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