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
摘 要 随着社会竞争趋势的日益激烈,创造力成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创造力培养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甚至在学前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也将幼儿创造力培养视为一切能力的核心,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思维模式、意志情感等诸方面体现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手工制作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在训练幼儿双手灵活性与肌肉关节协调性的同时,对于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本文就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手工制作 幼儿教育 创造力 个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阶段手工制作课程的开设对于幼儿自身机体协调性与灵活性起到了有效的训练目的,同时对于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也影响深远。手工制作要求幼儿具备实践操作意识,在提升自我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因素都是创造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教师在布置手工制作任务之后幼儿应当充分发挥想象,并通过自我实践完成手工任务。
1 幼儿手工制作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在艺术方面的创造潜能是与生俱来的,从幼儿的创造意识我们不难分析幼儿的个体存在价值,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只有将幼儿创造力培养落实在具体措施之上,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在艺术发展领域的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手工制作通过对幼儿双手灵活性以及肌肉协调性的训练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教育目的,这期间幼儿的智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动手动脑能力也将获得一定提高,这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多姿多彩,像是折纸、剪纸、泥塑、布贴、DIY玩具等都是幼儿手工制作的涵盖范畴,手工制作过程需要幼儿亲手实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升自我对手工制作的理解。手工制作的材料选择方面,挂历纸、碎布、树叶、纸盒甚至最简单的回形针都可作为手工制作的原材料,在幼儿加工后变成另外一种独具创意的艺术加工作品。无论是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认识操作环节还是思维创造环节都需要幼儿对所加工材料进行认真观察、仔细辨别,并辅以合理想象,进而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这一过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幼儿完成手工制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充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给予幼儿最为宽松的艺术想象空间,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
手工制作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深受幼儿喜爱,不仅仅是因为手工制作能够带给幼儿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同时手工制作过程对于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都是一种考验,作品完成之后的成就感是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时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培养着手,从思维拓展和合理想象等多角度培养幼儿内在的创造意识,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教育动机,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最佳的艺术教育环境。
2 手工制作过程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对于展现幼儿个性、拓展幼儿思维空间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时应当给幼儿提供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引导幼儿通过自我努力和实践探索,独具创意地完成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同时,对于幼儿的创造意识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切实考虑到幼儿的审美感受,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幼儿手工制作过程应当是充满乐趣和童真的,教师切忌从成人的角度来欣赏和评判幼儿的手工作品,这不仅打压了幼儿的手工制作积极性,在创造力培养方面也极为不利。从创造性思维激发角度出发,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从兴趣出发实现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基于兴趣激发基础之上的幼儿美术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内在的艺术潜力,将智力开发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手工制作需要幼儿通过动手和动脑来制作相应的手工作品,如果没有兴趣这一重要内驱力,对于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显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兴趣激发可以是通过手工制作内容的设计也可以采取必要的教学形式转化,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创造力的最终目的。
第二,在充分接触材料和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意识。手工制作操作之前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接触到可变性物质,了解物质的特殊属性,比如纸张的软硬程度、碎布的紧密程度或是橡皮泥的可塑性等等。在认识到材料的基本特性之后再让幼儿开始手工制作,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欣赏同一种类的优秀手工作品,以此来刺激幼儿创造意识的发挥。同伴效应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有着极大的思想号召力,教师正是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三,在不断鼓励和肯定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由于个体能力差异以及智力发展差异在制作同一件手工作品时必然会存在优劣之分,教师在对幼儿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应当首先肯定幼儿的创造意识,对完成较好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较于前一次作品有进步的幼儿予以肯定,对表现欠佳的幼儿及时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这一阶段的幼儿心理尚处于塑造时期,对于话语的鼓励和赞扬是极为敏感的,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第四,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仅仅局限于基本制作方法的讲解,作品的创造空间应由幼儿自己去探索。手工制作教学并不存在既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步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止步于方法的指导,至于作品的后期创造应交由幼儿自身去挖掘和发现。无论是作品的结构摆放,还是色彩搭配,都可以通过幼儿的自我想象来完成,这对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极为有利。
第五,除了充足的手工制作时间之外,学校也可定期举办幼儿手工制作作品展,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来丰富幼儿的手工制作内容,实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在手工制作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方面,可将幼儿的自由创作与作品展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鼓励幼儿参与手工制作,在积极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创造能力。
3 结束语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它是幼儿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一种体现,对于幼儿后期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措施,必要的思想和行动指引能够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自然的创造意识,善于在生活中有所创新,并积极将这样的创造力应用于学习当中。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有效的手工制作工具和创新思维来完成自身的手工作品,这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实践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主要是由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此外,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必不可少,合理有效的思维碰撞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胡芳.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M].珠海出版社,2001.
[2] 陈灵云.手工操作开设幼儿创造力之门[J].温岭日报,2009(3).
[3] 翁亦诗.幼儿创造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