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香
摘 要 从就业力提升视角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可以使高校在有效识别社会对学生能力、知识的需求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从而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应实施素质培养计划、联合培养计划,利用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资本 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生源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如何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了高校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从就业力提升视角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对接,可以使高校科学地识别社会对学生能力、知识的需求,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就业力模型
对就业力的研究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期的英国。就业力是指一种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结合(Pearson,1988)。在理论方面,先后经历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霍兰德的类型论、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英国提升学生就业力协调小组将就业力定义为大学生拥有的成就、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等能力,这些能力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取得工作和获得成功。加拿大政府于1992年将就业力分为:学术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力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提出了就业力模型,认为就业力由学科理解力、个人特质和从业技能方面因素组成。Harvey(1999)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毕业生展示出自己具备雇用单位所期望的在未来能够提升雇用单位品质的一种倾向。李·哈维提出,应将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视为一种系统过程,是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一种转变过程中发展提升的。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是在高校扩招后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时才关注的。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张体勤认为,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张丽华、刘晨楠认为大学生就业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李颖、刘善仕等认为大学生就业力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国外对就业力研究比较成熟,但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其研究只能提供借鉴。国内研究更多涉及的是就业问题的探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认识不一,对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系统性研究比较薄弱,亟待系统的成果问世。
笔者以为就业力是指大学生拥有的能预测未来工作成功的因素和特质。就业力模型就是在对就业力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就业力具体转化为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能力,包括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人力资本、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和以自我效能感为基础的心理资本,这些资本与未来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可以通过培训与教育加以提升(如图1)。
图1 就业力的多维性与互动性
就业力模型反映了社会、雇佣单位及大学生对个体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为三个维度。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求职的成功性,人力资本主要体现为: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接受的相关培训、工作表现、工龄、情商智商、认知能力等;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从人际层面和心理层面对大学生能力提出了要求,二者的拥有和提升有利于增加个体的人力资本,也有利于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主要体现为个体拥有社会关系的类型和结构,心理资本主要体现为自我效能感、开放性、控制点、责任感等。就业力模型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就业力一旦被确定,高校就可以通过组合培训等方式促使其进行学习,达到就业力的要求。就业力模型中的维度和具体要求应该随着专业和时间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传统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忽视就业力培养、实践教学、能力开发、综合素质培养、自我效能感培养等问题,依据就业力模型的培养模式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1)科学构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升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本。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应依据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一套涵盖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创新创业实践五个层面,将实训、实验、社会调研、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六个环节,公共基础课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拓展课实验四个模块结合起来,形成四年不断线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实施素质培养计划,提升大学生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为了突出人文知识、控制性、有效性、情商等的培养开设选修课,突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等的提高。出台一系列规制度,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对大学生素质培养计划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师生的行为和行动。在教师管理和激励方面,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纳入职务晋升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使之成为教师职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管理和激励方面,规定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方能予以毕业;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获奖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学生在校期间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块项目取得成果,可按相关规定转换成为素质拓展选修学分。
(3)实施联合培养计划,拓展大学生关系网络,储备就业素质和技能。联合培养计划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创,1957年滑铁卢大学将其引进加拿大。所谓联合培养计划,是指大学与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有机会把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毕业时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经验。加拿大在实施联合培养计划时,在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四个月在校学习和四个月在企业实习交替进行,直至毕业,要拿到学位,学生至少要完成三个实习期。联合培养计划能够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参加联合培养计划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平均起薪也比较高。
(4)发挥科研创新团队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实行导师制,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输送真正需要的管理人才。提前实施导师制,以创新训练为主线,有机地将毕业论文(设计)与创新训练项目加以整合,打通初、中、高三个不同的创新训练基地,使创新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允许大学生在二年级以前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初级创新训练基地探索研究方向,允许大学生在三年级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调整并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申请各种创新项目)。在该阶段,初、中级创新训练基地要对学生全面开放,允许学生围绕自己的课题选修课程,有选择性地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等。在四年级,允许大学生进入高级创新训练团队,继续从事自己的课题研究,并允许他们提前完成毕业论文或创新课题。为鼓励各层次创新团队接纳学生的积极性,打通相互之间的壁垒,建议对每个训练项目负责人发放实验工作量计时票,该票在校内各层次训练团队通用,可作为对基地教学或研究人员的奖励计入工作量。这样,不仅可以摆脱毕业设计与就业的考研之间的矛盾,也可以使创新和实践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师主要由校内教师担任,导师不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就业指导三合一,体现指导的连续性。
(5)发挥教学创新团队的作用,将代理性教学与亲历性教学结合。在传统代理性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研讨会,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如举办 “学生讲坛”、“企业家讲坛”、“知名学者讲坛”,把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带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在以就业力模型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中,一是关键要把握好如何依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对就业力要求的变化。二是采用何种方式有效地整合、衔接各种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YJC840022);2012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SGXG02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056JY)、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重点项目(GZF2012XZDLW17);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GZJG2012-B19)
参考文献
[1] 陈根.大学生就业力问题探析[J].改革与发展,2010(4).
[2] 李丽.就业力的内涵、结构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