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探讨

2014-05-30 10:48薛明
科教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构建

薛明

摘 要 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当下体育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我国教育界诸多人士和体育界的教学专家都已经开始对体育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对体育教育生态学概念进行简要分析,并总结出了体育教育结合生态理论的必要性,最后总结出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生态理论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对体育教育生态学基本规律的理解

1.1 体育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

所谓的体育生态平衡就是指体育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中关于体育教学的各个因素都实现了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一种状态,体育教学手段会随着体育教育环境的变化而自主变化。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升学率,导致我国体育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体育考试作弊、考试前训练强度过大造成身体严重损伤等,对于体育教育生态平衡的忽略,直接造成我国目前体育教学质量大幅下降,严重阻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2 竞争机制和协同进化

体育中的竞争是不能避免的,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涵盖了竞争的因素,竞争的种类有多种,比如个体间的竞争以及群体间的竞争。竞技体育中的竞争表现得最为激烈,对于学校体育来说,竞争程度要弱一些,而且在不同层次或者是不同内容之间的竞争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正好符合体育教育生态位的理论原理,这些竞争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进步,属于良性竞争的范围,竞争机制促进了体育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2 体育教育结合生态理论的必要性

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指导性

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新的《指导纲要》,这有力突破了我国高职学校教育的传统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导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实现了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课程时间的自主选择。学生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中自主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对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和课程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指导大纲》没有设立具体的课程构建规定,这也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所以在不违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对体育课程进行自主构建,并通过将高职院校自身的风格融合到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中,为高职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2 “发展”和“补偿”理论的客观要求

社会科技和生产方式的迅速变革,对社会中的各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这种经验的要求下,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成为了构建教育知识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中,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仅仅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目的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必须注重将“发展”与“补偿”概念的有机结合,使其在课程结构的搭建和实际开展中,既提高了学生必要的身体素质,也有效补偿了其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消极因素的损害。

2.3 课程编制理论指导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中,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课程的实际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传统模式中的一般规律。在课程编制规律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双重属性分为两大主要构成体系:普通教育和职业专门教育,两大教育体系在大学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对各级学院教学目标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的双重属性下,其课程内容的设置都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编排,这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学家拉尔夫·泰勒曾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在课程设计的开展中,课程内容设计成为整个课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在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具体内容的编制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并通过内在规律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得到有效发展。

3 体育教育生态学实践措施

3.1 积极转变传统思想

新课标改革之前的体育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核心,学生只是充当一个接受知识的角色。对于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思想的影响,教师也只是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重新设定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传统的教学核心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是教师在教授的情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的空间,以学生思考为主,鼓励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意见,刺激学生创造力的展现,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是否高。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兴趣是由两方面组成,其中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学科知识和学习内容展开的形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因素,其余的是间接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利用教材中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有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挖掘教材潜在的兴趣内容。

3.3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和谐积极的课堂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想法,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不要让学生认为教师高高在上不可接近,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心中与教师的距离感,才能有效地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改变教授的语气和方式,多采用情感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积极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4 采用现代教学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本身的学科知识就有较强的抽象性,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能够避免教师思维对学生理解知识的影响,还能够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等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感觉器官的刺激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建立对体育学科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 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教学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

[3] 张明峰.关于中学体育课体育教学计划的反思[J].体育学刊,2004.1.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构建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