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相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2014-05-30 23:52王奇峰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课相教学开发的难点是如何在专业建设中应用到课程上去,本文对课相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步骤进行了概括,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相对详细地进行了课程设计的探讨,对其他课程利用课相教学开发提供了借鉴思路。

关键词:课相 职业教育 课程设计

课相教学开发的关键步骤

课相教学开放的出发点是职业实践活动,核心是学生,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做、训、评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模式。在高职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具体的单项的职业技能,更高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概念能力,当然这种能力还是局限在较低层面的。课相教学开发的目的不仅要使高职教学更贴合市场岗位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实也更应具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不仅需要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在教学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上做好相应准备。

如果说注重操作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在岗位技能分析和课相教学开发方面相对容易些的话,那么以行政事务处理为主,围绕人际关系相关的岗位开展工作的职业院校在岗位技能分析和课相教学开发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抓住课相开发的关键步骤,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设计上取得一些进步的。概括课相教学开发的关键步骤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的的厘清

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该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如何,需要哪些课程做铺垫,又为哪些课程打下基礎等等,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清楚。以职业岗位发展为目标,授课教师要明确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是技能还是理论知识,要清楚达到的层次是什么样的。只有厘清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

二、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炼

对于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决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地罗列一些抽象的、大众化的东西。课程设计者必须多次到行业部门相关岗位进行调研,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典型工作事件记录、顾客评价等方法取得一手资料,提炼出本岗位特有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概括为技能点和素质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围绕技能和素质提高的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技能点和素质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选取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典型活动作为载体,最大程度地提供仿真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各技能点和素质点的训练培养首先从单项开始,最后综合提高。这个过程中的难点是如何做到教学设计的高度仿真化,只有通过高度仿真的训练学生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体验和提高。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设计

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习惯,教学方法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单有自身的热情和努力是不够的,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发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理解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即在不顾及学生感受满堂灌输教师自认为合理的10分知识,事实上不如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1分的知识或能力。

五、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设计

课相教学开发的最后考核阶段和传统的试卷答题考试不同。在注重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试卷答题考试无疑于自我否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绝不会体现在一次简单的考试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因此,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定是基于过程化的,是融入于项目训练中的。结合能力点和素质点,分级设计学生可以达到的层次,这就是考核的标准。在学生学习之初就要使学生明确该考核标准,训练完毕即时给分,不仅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免去了期末考核的困惑。

下面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对如何进行教学开发做几点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能力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这是定位于毕业生就业方向之一的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相关岗位而开设置。本科和研究生层面的许多专业也都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那么高职层面开设这门课程的定位显然是不同的。本科和研究生层面更多的是作为基础课,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有创造性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能力,这是高职学生所达不到的。高职学生从事企业事业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的岗位名称有:人事助理、人事专员、人事主管、招聘专员/助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专员等。这些工作岗位应该是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岗位,以人事专员为例,其岗位职责有如下几点:(岗位分类资料来源于www.51job.com)

1、制定招聘计划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2、负责新员工入职、调动、离职、合同签订等手续办理;保管及整理员工档案;

3、完成新员工入职培训,组织协调员工在职培训;

4、负责员工劳动社会保险事务的办理,员工关系的协调处理;

5、组织进行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与定岗定编工作;

6、起草、修改和完善人力资源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从以上岗位的职责中基本上说明此类岗位的要求是具体和操作性的。这样确定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理论百分之三十,程序性工作与事务性处理工作占百分之七十,以培养学生高质量胜任岗位各项任务,妥善并自主解决岗位中出现的各种非常规事务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确定了这个教学目标,下一步的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岗位技能与综合素质点的提炼

教学目标确定后还需要结合岗位日常工作进行技能和综合素质点的提炼,并且根据个体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对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进行分解,按照难度层次标准进行分层设计,同时使各技能点和综合素质具备内在的相关性。这个相关性基本上应该按照岗位具体工作进行串接和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应的岗位很多,但此类岗位核心的技能和所需综合素质还是具有共性的内容。

岗位技能方面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企业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能力;

二、对企业内部各岗位进行岗位调查分析,并编写职位说明书的能力;

三、撰写招聘广告,组织招聘会展的能力;

四、对员工劳动合同进行归类整理、指导新员工签订合同的能力;

五、到社保中心给本企业员工办理各类社会保险事宜的能力;

六、解决企业内部一般性劳动纠纷的能力;

七、撰写各类报告总结的书面表达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二、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说服调解能力

四、处理复杂事物的应变能力

五、概括提炼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前面分析的岗位技能点和综合素质能力点是相互融合的,在训练岗位技能时也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应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任务项目,以实际典型岗位活动为例,按照教学周分配给学生,既有单项训练项目,又有综合训练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分为十个单项训练项目和四个综合训练项目,每个单项训练项目占用一周的课时,综合训练项目占用两周的课时。以其中岗位分析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为例如下。

训练项目名称:岗位分析能力和职位说明书撰写能力

任务一:对指定岗位进行岗位分析

任务二:撰写岗位说明书

训练前理论知识指引:介绍岗位分析的重要性,岗位分析的作用,企事业在什么时候要用到岗位分析,岗位说明书的基本格式和要素,岗位描述用语的要求等等。

训练中需要学生及时提交收集的资料:监督学生训练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分步完成,是否提交相应资料,如果有偏差及时纠正,在时间上有所控制。

训练完成后的讲解:首先由学生自我讲解,分享任务完成的经历和收获,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按照完成状况打分,完成单项考核。

相关综合素质能力提示:在完成本项目训练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的能力,团队分工合作的能力,撰写表达的能力等。教师应对此进行追踪评价,观察在不同项目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改变状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而且个体学习对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不具优势,因此,在学习形式上应该以小组学习为主,并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生以5-8人进行分组,各组组长轮流担任。由组长安排每次项目任务的分工及控制进度,最后由组长代表全组进行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二、收集各种案例、视频、游戏、故事,按照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归类整理,在任务教学中选取合适教学资料进行教学,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和长时间的教师说教。

三、制作或购买各类可以重复使用的教学道具,购置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的小礼物,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桌的摆放形式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摆放,教师授课要求站在学生小组中间,观察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不需过分强调对错。过程中教师要在专用记录本上记下学生各组表現,事后总结指出问题所在。

五、各项任务要提醒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和任务分解。任务分析有助于形成完成任务的思路,任务分解可以将任务分配给不同学生,每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咨询组长,由组长收集问题后统一交由教师解答。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各项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表现出来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过程化考核与及时评价是这门课程的主要考评方法。应根据学生能力和素质状况,同时结合人力资源相关岗位招聘企业的要求制定分级考核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格层次:能够掌握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可以独立完成本岗位三项以上常规工作,如发布招聘广告,整理员工档案,撰写工作总结等;

二、良好层次:能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相关知识独立完成本岗位四项以上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三、优秀层次:能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相关知识和专门技能处理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完成部分非常规工作,能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并对他人进行一般性培训。

通过分组教学,及时记录各组成员在担任组长、成员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果,观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状况,在完成本课程所有训练项目后给予学生以上不同层次的评价。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技能要求的毕业生最低要得到合格层次的评价,如要具备较强竞争力,获得较好薪酬待遇的工作岗位则需要学生活动良好以上的评价。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在项目训练之前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考评体系的构成。

通过以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几个步骤的探讨,我们发现,围绕就业岗位典型工作开展的课相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岗位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炼,难点在于围绕这些能力点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特殊性,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并付诸实践不断摸索才能寻求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www.51job.com

[2]王晓初,信长星主编《就业促进与职业能力建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2月。

该文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12院级教改课题《课相教学开发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结项成果。课题负责人:王奇峰。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