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胜
【摘要】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任。转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96-02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当代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任。本文就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粗谈一些看法。
一、转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 民主气氛是关键。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书本知识,禁锢了学生思维,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忽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师生平等观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学自悟、质疑讨论、主动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探索、直言不讳、各抒已见,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积极性。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求异,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设计实验,不盲目崇拜什么专家学者,不被课本中给出的实验方法、步骤、结论牵着鼻子走。尽量把课本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可采用探索性的分组实验,由学生提出问题,要探究些什么内容,怎样设计实验,选择什么样的仪器,用平面镜还是用玻璃板。像的位置怎样确定,有的用一张白纸,有的画好了格子,有的用坐标纸。怎样保证镜子垂直,学生也想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办法,真有趣。这样, 在教学探索性实验中老师只是参与者、合作伙伴,学生的热情很高。教师看到学生在实验探索中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要给予赞扬,以点燃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
二、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物理老师要有意识、有组织地让学生多做一些趣味实验,选作一些神秘感强、安全有意义的实验让学生表演。只有学生对物理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及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例如: “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兴趣被激发了,转入新课教学顺理成章。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面红耳赤拉不开,再加两人,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两手轻轻一拉就能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即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了。
三、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实验,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发展动手实验的创造力。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生活,拉近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小实验可供学生课外进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此小实验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备自制教具, 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面对素质教育的潮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传统教育中摆脱出来,我们不能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该努力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力,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其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学互动平台,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裕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梅州教育.2012(2):21
[2]刘红郁.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梅州教育.2013(5):26-27
[3]丰建国. 刍议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教学参考.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