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清
一、问题的提出
1.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学改革。
2.教师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是青年教师,难是处于“高原状态”的中老年教师。个别教师出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期”。而部分青年教师中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体力而轻效率的倾向。
3.学校发展需要:社会高速度发展、新课程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不断提高来看,需要教师加强研修提高专业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二、“三段两反思”的磨课研修活动模式
我校利用校本研修主题《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一系列的颇有成效的“三段两反思”行动教育模式的磨课研修活动。“三段两反思”磨课模式是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总结提升的磨课方式,即原行为阶段——第一次听课、评课、磨课后,提出改进意见;进入到第二次磨课——新设计阶段,听课、评课、磨课后,再次改进教学新设计与教学行为;进入到第三阶段——新行为阶段,课例展示和交流,反思,总结提升。这样,在专业的引领、同伴的互助下、通过自我反思,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下面以科学组为例,介绍“三段两反思”的磨课流程:
(一)前期准备,确定主题
1.自主学习:全体成员通过上网或专业专刊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知识,并作摘记。学科组交流学习:全体成员将自主学习的理论摘要笔记在网络展示,大家集体讨论,汇集优秀的理论摘要,装订成册。
2.专家引领
3.确定课题——《植物的向性》,确立开课者——郑老师上课
(二)三段两反思的磨课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实践阶段(一次观摩)。第一阶段是“三段两反思”活动的前提。由主讲者做好教学设计之后,并进行课堂教学第一次尝试。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进行第一次教学设计和第一次上课之后的反思,既是个人反思,也是每个成员的集体反思。
2.第二阶段:二次实践。经过全体教师建议反复磨课,修改,再提炼。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本组的老师认真的听了他的第二次试教。在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之后,教研组成员在网络(研修活动会议)上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第二阶段是“三段两反思”活动的关键。通过第一阶段的反思和再设计,教师们在理论、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此即“集体再创”。第二次执教,之后,教研组再一次进行小结、评价、反思,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执教教师综合集体智慧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路,此即为第二阶段——“经验提升”,也是为第三阶段的成功奠基。
3.第三阶段:再次实践(新行为阶段)。第三阶段是“三段两反思”活动的深化。我们称之为成果汇报阶段,也就是通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多次打磨,教研组和执教教师都具备了上好汇报课的信心和能力。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三)后期跟进,总结提升
活动之后,要求教师写出书面的反思材料,对其他不同的教师布置了不同的作业。1.整理教案、课件形成精品。2.撰写反思,呈现案例,并为以后的校本研修活动积累经验。3.学校方面:将一学期(或一年)有关“三段两反思”论文、案例等收集成册。
三、校本研修碰到一些问题
1.研修方法单一,活动有形无实、随意性强。2.教师参与研修积极性不高:组长难当,管理者难有参与、少思考。3.研修缺乏引领者。缺乏引领容易造成兴趣流失、没有外来专家介入造成专业判断迷糊等。
四、我们的做法与思考
1.校长亲自参与,指导研修。
2.改善设施,营造氛围
3.依托外力,促进研修。通过申报区级项目、四校联盟研修(塘下中学、郭溪中学、瞿溪侨中、泽雅中学)、课堂展示活动等,请进专家指导,指引研修方向。
4.做好評价,完善管理。建立学科组“四位一体”生态圈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将“科研”、“教研”、“培训”和“信息”有效整合,开课带课题(每堂公开教学课都要带着问题去开,评课则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效果)、组组搞培训(各组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学习)、组组重信息(每组设一位信息员,负责网上信息的发布、收集和整理)。建立“多把尺子”的校本研修评价与考核机制。
5.立足学科,科研引领。科研思维引领教研,促进学科建设。下一步要做好申报“三段二反思”磨课研修这个课题,将研修中疑难问题提炼为课题研究,又反过来作为校本研修的主题,让老师有理有据深度参与研修。这样做到“课题研究课堂化,课堂教学课题化”,从而提升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