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教育的推进,在新形势背景下,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它是我国历来的体育教育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它要求高校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出发点,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理念等。本文在阳光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中实行阳光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阳光教育 改革 必要性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01-02
针对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周洪宇等[1]率先提出了“阳光教育”的新理念。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能力。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各大小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目前,根据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正不断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在“阳光教育”理论基础上,党中央结合该理论的中心思想,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并开展了以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阳光体育运动”。在该运动的大力号召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学校现存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化改革,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1.阳光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不正确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体育技术和技能获得为主要目标的。它不在乎学生是基于什么目的来学习该门课程,体育的教学只是简单死板地教授体育技术动作等,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终身化意识没有进行相关的培养,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一旦下课,就不会重复课上的运动,更不用说,当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后,他们就更加不会进行体育活动了,身体素质就日渐下降[1]。
1.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
高校的体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源配备不完善。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师资人员缺乏而使得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另一方面,师资水平的限制,如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等,也造成体育教学开展的困难。其次,体育配套设施与场所的不完善。由于基础设施缺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得不到大范围的开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
1.3教学内容不实用 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体育教学的模式过于注重体育基础技能、知识、技术的掌握,忽略了关注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发展以及对人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往往显得华而不实,严重偏离了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2]。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改进和创新,一直延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示范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学习效果。
2.阳光教育理论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办法
2.1 改变教学目的
首先,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高校应该坚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2],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模式等。
第一,高校要明確让学生明白我们进行体育教学以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而得以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考虑个体的身体素质,更加需要综合看待个人的综合能力。如果个体的身体素质低下,那么他的其他所有一切都如同空头支票一般,没有意义。
第二,高校应该尝试改变原先的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有机会根据自身的爱好及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在学生自我的兴趣指导下,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动力。
第三,改变过去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保障,学生可以选择自身的上课时间、项目、教师等,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大力普及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学习锻炼的习惯,促成学生养成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2.2 合理配置资源
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体育资源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必要保障,是合理正常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部分高校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进行。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投入。
第一,增加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学生的数量,合理的增加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数量,是保障每一位学生得到很好的教学指导的必要前提。如果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合理,那么一个老师就需要在一节课上多带许多学生,教师的课程安排也会随之增多。这样,教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响了教学的开展,课堂上,学生得不到及时指导,又一次影响学习。
第二,教师的专业化以及与时俱进的培训。学校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配备相应的体育指导教师,一定要强调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例如,我们不可能让教导体操的教师去随意教导田径运动。另外,要注重这些体育教师的后续培训。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教师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培训,那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会随之落后,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第三,学校需要在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只有完善了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保障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锻炼兴趣与锻炼效果。
2.3 更新教学方法
历来,高校的体育教育受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高校并不能够真正地做到落实素质教育。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校需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方法。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考核标准。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论对于谁来说,兴趣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动力,它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开放,观念先进,喜欢新事物,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紧扣时尚的潮流,注意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优化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伟大目标。
3.“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党中央提出并开展了以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是阳光教育理论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完美结合,对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指导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尤其是各大高校学生。通过该项运动的开展,培养锻炼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指导广大青少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进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
3.1阳光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使得“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锻炼”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提示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2]。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形成体育运动的潮流,更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另外,科學合理的体育锻炼也能够一定程度地调节学生心理,释放压力,培养积极乐观进取的品质,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尽早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与心理素质基础。
3.2阳光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因此,体育运动也愈来愈受到大家的关注。科学研究显示,科学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由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过程,起到桥梁的作用,高校体育运动意识的形成,对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
3.3阳光体育运动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下教育的主流,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提升了体育的地位,促使人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从原先一直的学习状态中得以释放,参与到锻炼休息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身的身心素质,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
在阳光教育理念下,高校应该积极配合体育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创新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优秀全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伟明,“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6):1-3.
[2]高卫民,“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A].山东:山东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2012.
作者简介:
苏玲(1981.10),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体育史、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