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会
【摘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阅读 方法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8-01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能很好的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一个开放式的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兴趣
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等,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所以我特意为学生选择了这些方面的书,为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班里,我定时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评选读书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我还不放弃课前搜集资料。课前鼓励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在《和时间赛跑》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间的珍贵,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时间的格言和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理解也容易了许多。这样在学生搜集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一些不知道的知识,而且也感受到了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3.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他认为这才是书籍的主人,这过程就是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种符号画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一定会取得成效。
三、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称阅读能力为“掌握知识的技能”,小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如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通过对文质兼美的文章的阅读,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受到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训练,受到美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同时也能在阅读中大量吸收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认字是阅读感知的基础,学生必须正确认字,掌握一定的识字量。掌握字的音、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才能顺利地看书、看报,感知文章内容。在这基础上训练学生初步理解词义,掌握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也就是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同时要训练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感性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积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然后训练学生理解各种语言构造的能力(句意、段意和文章中心)。要让学生懂得,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理解了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句,能有助于对文章中心的领会;理解了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有助于对课文内容深刻理解;理解了感情浓厚的句子,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加深对文章的感受,理解了在文章结构上有重点作用的句子,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路。所以训练学生对句意的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
四、注重学生的阅读评价
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品读课文,结合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价阅读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还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课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阅读,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学习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想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