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4-05-30 15:20匡婵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心血管内科

匡婵

【摘 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3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治疗中,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护理人员通过向其提供优质、满意、安全的护理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个体化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1]。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有: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早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压;心绞痛等,均为能够导致患者死亡的急、危重症,由于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常会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及新疾病发生,给临床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6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3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年龄为63.4±8.7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心力衰竭13例;高血压15例;心肌病7例;心律失常6例;心肌梗死11例;心绞痛9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为61.7±8.2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心力衰竭18例;高血压11例;心肌病10例;心律失常6例;心肌梗死8例;心绞痛7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资料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进食情况,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忌食高脂、高钠食物,避免暴饮暴食。(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发生。(3)将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调至较舒适范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与通风,控制外来探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发生。(4)按医嘱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记录,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重要依据。(5)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坐位与卧位,减少回心血量,以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心血管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加之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虑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向其讲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病因、治疗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认知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要尊重患者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个人隐私等,做到平等、和善对待患者[2];经常询问患者需求,并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困难,让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支持,增加其治疗信心。(2)根据护士技能、职称、学历、护理经验等,将本科护士分为若干个固定的护理小组,每个小组由护士长指派1人担任小组长,实行由护士长统一领导下小组负责制,小组长全权负责组内护士的工作分配与调度。每个护理小组长带领5名护理人员,负责患者从入院至出院一系列护理,给予患者提供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3]。(3)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易出现便秘症状,指导患者清晨空腹饮用500ml温水,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指导患者定时进行腹部环形按摩,以预防便秘发生。(4)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定时给予患者进行腰背部按摩,以增加患者舒适度。(5)尽量为患者营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准备健康方面资料以供患者查阅,在床位间设立帘帐,以保护患者隐私权。

1.3 评价指标 采用李克特量表给予患者满意度评分[4],量表分为5个等级: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等。分值按等级依次记为1-5分,在护理人员不在现场时,由专人负责监督患者本人完成量表填写,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评价护理工作,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統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确定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医院护理服务衡量标准为:医疗服务有效性与舒适感[5]。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护理方式也随之在改变,优质护理是将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至临床护理中,其摒弃了护理人员机械、盲目执行医嘱弊端,要求护士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审时度势,在不违背护理原则情况下,充分顾及患者的心理与生理感受,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提供最为专业、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支持,满足其心理安全感。通过护理小组的实施,护士均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使之护理目的性更强,在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了患者认可与好评。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与张桥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6],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在给予患者实施高质量护理同时,也改变了患者健康行为,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茹,巩红,刘娟.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4(06):62-63.

[2] 黄海燕,汤玉敏,邱倩.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3):109.

[3] 徐英.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3,11(18):114-115.

[4] 麻艳辉.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9(01):27-29.

[5] 李清,蔡丽梅,舒玲玲.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管理[J].医药前沿,2013,23(02):89-90.

[6] 张桥峰.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216-217.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心血管内科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中医院门诊医生的沟通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尿道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分析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