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

2014-05-30 23:15马芳草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马芳草

【摘要】近年来,为了顺应全世界课改潮流,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国际课改的大趋势提出了一项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进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适应国家和时代需求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要思想作为航标,以“培养人”作为教育宗旨开展各项改革举措。

语文作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质的提高,在重视课堂常规学习之外还应做到听、说、读、写并重,走出课堂,向外延伸,走出大语文学习之路。

阅读能力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生时时在阅读,人生处处是阅读。上网是阅读,看电视是阅读,购物需要阅读,乘车需要阅读,看病需要阅读……衣食住行无一能离开阅读,这足见阅读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实践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7-01

一、课外阅读与中学生素质发展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2000年9月《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向全国50个城市的中学师生发出近万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学生中,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占43.2%,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占28.7%,极少进行课外阅读的占3.6%;家长中,反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占33.2%,不干涉孩子课外阅读的占8.5%;教师中,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占61.2%,同意孩子阅读部分优秀课外读物的占30.9%,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没有益处的占7.9%。大量数据表明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此外,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内容不够纯正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鸿沟。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路上,推动课外阅读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阅读与人的素质发展关系密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广泛有效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鉴赏的水平。广大一线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探索与实践

(一)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1.理论依据。

德国当代杰出的哲学家哈马贝斯把人类的兴趣总分为三个层面,其中,“解放兴趣”位于其理论的最上层。他认为“解放兴趣”的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整合“自主”和“责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中,应大胆解放学生的心灵,使阅读者的主体意识得以生发,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一段时间后进行整合“自主”与“责任”,真正明白“自我”在“阅读”这一领域内的“权力赋予”。

2.贴近现实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巨变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他人的理解、尊重,他们渴求对世界和他人的了解和探索。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着重引导其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主流文化的方向、国内外重大事件的透视,让阅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相融为一。比如组织学生以钓鱼岛、黄岩岛等系列事件为中心进行阅读,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与习近平主席夫妇的外事活动、米歇尔访华等系列事件进行比较分析阅读,培养学生从国内到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等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选择合适内容,提升广泛兴趣。

除了上述现实层面的内容外,由于高中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古今中外很多名著也很适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或者午休等时間在班级读书角进行阅读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既不占用课堂时间,也不浪费课余生活。

还有一些阅读内容是很多教师和家长一直避而不谈的,那就是有关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卫生知识的内容。其实学生在两性方面的兴趣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转移到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上来。教师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帮助学生们形成更为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友谊观等,引导高中生走上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二)如何开展阅读实践

1.阅读的分类和方法。

阅读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心智活动,如果以阅读目的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阅读方法可分为搜索浏览性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鉴赏评价性阅读、创造活用性阅读、消遣娱乐性阅读。如果根据阅读能力来分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积累性阅读阶段、理解性阅读阶段、鉴赏性阅读阶段、创造性阅读阶段。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用之于课外,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个体,灵活多样地选择阅读方法。

2.阅读个体的差异。

阅读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一个所有教师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每个个体的阅读基础、阅读方法和领悟能力都存在客观的差异,同样的材料于甲适合精读,于乙适合略读,于丙可以进行积累性阅读,于丁则可以进行创作性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在细致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分层指导、个体指点,以期共同提高、全面推进。

3.读多少、何时读、如何读的相关问题。

《中国中学百科全书·语文卷》里对课外阅读的定义为“语文课堂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补充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要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并不等于课程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课外阅读的指导计划和阅读目标。

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余学生仅依靠双休日或假期很难达到最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所以,高中生要“挤”时间读,课内读、课外读、课间读、空闲读、节假日读、寒暑假读,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应当求慢、求稳、求实、求恒。“恒”字当头,学生的阅读实践、师的监督检查以及家长的鼓励配合,三者都不可松懈,只有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在进行阅读实践时,需要注意“笔随心行”的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有所读、有所思、有所写。如果只读不写,阅读的内容往往成了过眼云烟,在脑海中杳无踪影。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的把自己的感受、观点、收获在书中或纸上作眉批、评论,或是做摘抄和整理,然后进行自我回味或互相交流,让这些阅读所得成为一份耐人回味的绝美的精神佳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卢勤, 王杏村.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语文)[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09.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巧培养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