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探析

2014-05-30 10:48李浩泉何雪娥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李浩泉?何雪娥

摘要: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本质是一样的。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传统教育、学科教育、科技活动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灵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改造和突破;创新教育既可以进行单独的学科教育,更需要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融入到所有的学科教育之中;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开展一点科技活动、开设一些思维训练、创作技法等课,但又离不开这些活动及课程。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造教育;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李浩泉(1969-),男,四川剑阁人,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贵州 凯里 556011)何雪娥(1973-),女,四川剑阁人,剑阁县下寺小学。(四川 剑阁 628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贵州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01-02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创造、传播和技术性地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杰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辟着人类的未来,个体的创新能力创造着个体的未来。因此,培养、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已成为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教育在我国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逐步迈进,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了重视创新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各种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大量涌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创新教育进行了广泛讨论。可是就什么是创新教育却有不同的理解,这将不利于创新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概念进行适当的辨析。

一、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

要弄清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这两个概念,首先看一看创新与创造这两个词的含义。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这里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事物或思想”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首先”。如《元典章·兵部三·铺马》:“有今后创新归附的百姓有呵,有舖马里上来者,他每的拜见马匹沿路上依在先体例,与草料者。”

“创造”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应劭传》:“其见《汉书》二十五,《汉记》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其二十六,博采古今瑰玮之士,文章焕炳……其二十七,臣所创造。”这里创造是“撰写文章或创作文艺作品”的意思。它还有两义,一是“发明,即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思。如《宋书·礼志五》:“至于秦汉,其(指南车)制无闻,后汉张衡始复创造。”一是“制造、建造”的意思。如《三国志·魏志·曹髦传》:“诸葛诞创造凶乱,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絜秉节守义,临事固争,为诞所杀。”

再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一下。吴光华主编的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大辞典》中,“创新”一词多翻译成“innovate;bring forth new ideas;create something new等”,而“创造”一词多翻译成“create;produce;bring about等”;在陆谷孙主编的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中,“create”一词多翻译成“创造、创作、创建、创设等”,而“innovate”一词多翻译成“革新、创新、改革、创立、创始等”。因此“创新”与“创造”这两个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创新多是指通过对已有事物的改进或突破而完成的,其目标主要是在已有事物上,也即是一种“再造”,是一种“有中生新”,侧重于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而创造则是强调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的是“首创”,是一种“无中生有”,侧重于一个个具体的成果。[3]如我们可说是后汉张衡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但不能说是后汉张衡创新出了世界第一台地动仪。又如我们常说要创新教育管理体制,而不能说创造教育管理体制。它们的联系在于创造与创新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都与“新颖性”有关。没有创新,或者说没有“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无所谓创造,创新是创造的基礎。创新是创造的某些部分和某些表现。而且从思维形式上看,创造和创新都是“逻辑推理和思维跳跃相互促进的交替过程”。[3]

对于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这两个概念,如果从创新与创造这两个概念的共性方面来理解,那么它们都是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从创新与创造两个概念的区别去理解,则它们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关注点都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创造教育的关注点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对于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这两个概念,由于其本质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使用的范围内人们并没有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过这对创新教育的实施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

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从构词法的角度来分析,创新教育的中心词是“教育”,“创新”二字是起修饰作用的,它限定后面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顾名思义,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它是同终身教育、合作教育、创业教育等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创新这个词组的中心意义是“创新”,“教育”二字说明创新的范围,其含义是指教育方面的创新,包括办学理念的创新、教学观的创新、学习观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等等,一切有关教育方面的创新都属于教育创新的范畴。它是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概念相对应的。

当然,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由于目前教育的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创新教育理念落实的因素,因此对目前教育的诸方面进行改革、进行创新就势在必行。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进行诸方面的教育创新,才能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教育的创新有利于创新教育的贯彻落实,但教育创新的目的不仅仅限于此,其根本目的还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毕竟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反过来,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一个侧面,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具体内容之一。

三、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如前所述,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启发、诱导和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开拓人的智力储存与思维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或教育理念、教育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4]

可以看出,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创新教育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又应该看到,创新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实施素质教育除了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外,它的根本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全面正确地贯彻素质教育就必然包含了创新教育的落实,就必然包含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四、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以及“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对象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注重向学习对象灌输知识,忽视学习对象各种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教育注重学习对象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李佳衡认为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存在单向性与多向性、被动性与互动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强制性民主性、客体性与主体性等区别。[5]可以说,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是有着质的区别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联系,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好像创新教育就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其实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改造和突破,而并非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和完全抛弃,不是推倒重建,不是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来另起炉灶。创新教育不可能在全新的基础上产生,它是根植在传统教育的“土地”上。我们应当吸取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对一切创新教育有用的东西。

五、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

其实创新教育和学科教育不是相对应的两个教育概念。根据知识的结构、体系的不同,可以将知识分成不同的学科,通过不同的学科对学习对象进行的教育就是一种学科教育。传统的学科教育重在学习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教育首先应理解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应该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来改革、创新学科教育,把创新教育思想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育活动之中。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科教育中增加一门或多门有关创新教育的学科课程,如思维训练课或创新技法课等,更重要的是要把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基本教育理念,也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地贯穿于学科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六、创新教育与科技实践活动以及专门的思维训练和创新技法课

在早期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人们多把创新教育理解为就是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等,或者就是增开一些思维训练、创新技法等方面的课程,并曾经一度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很流行。由于其本身在理解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在操作方面的不恰当性,故而受到人们的许多批评。如今,有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极力地排斥科技实践活动以及专门的思维训练和创新技法课,没有正视它们在创新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实质上尽管开展一些科技实践活动特别是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以及开设一些专门的思维训练课、创新技法课不是创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它们却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门的科技实践活动的锻炼,离不开专门的思维训练,离不开专门的创新技能训练。如和创新思维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想象、敏锐的观察力都离不开长期的训练,像和创新技能密切相关的智力激励法、类比模拟法、分析借鉴法、移植发明法、缺点列举法、特征列举法、原型启发法等都离不开专门的训练。当然,要从根本上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还是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指导思想来理解,要把它贯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去理解、去贯彻、去落实;另一方面,创新教育也离不开科技活动课、思维训练课及创新技法课等。只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与创造教育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教育创新是与创新教育完全不同的兩个概念,教育创新指的是教育领域的创新,比如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等。素质教育、传统教育、学科教育以及科技实践活动、创造思维训练或创造技法活动等与创新教育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题中的应有之义。但创新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素质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全体国民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创新教育也绝不是完全脱离传统教育而另起炉灶,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造、革新。学科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离开了学科教育,创新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科技实践活动、创造思维训练以及创造技法活动不是创新教育的全部,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创新[K].汉典.http://www.zdic.net/cd/ci/6/ZdicE5Zdic88Zdic9B5

2631.htm.

[2]创造[K].汉典.http://www.zdic.net/cd/ci/6/ZdicE5Zdic88Zdic9B

52633.htm.

[3]张建军,等.创新的思路与技巧丛书:创新的素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2.

[4]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刍论[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0):18-19.

[5]李佳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09,(10):35-36.

(责任编辑:刘辉)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探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