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2014-05-30 10:48席桢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摘要:行业背景院校在专业化特色人才培育上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对其特色型人才培育以严重冲击,同质化教育模式使行业背景院校人才特色逐步消失,保持行业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必须培育“自主性、创新性、专业性和个性化”心理和行为特色人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定位和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席桢(1984-),女,湖北蕲春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助教。(湖北 黄冈 438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13-01

长期以来,行业背景院校在培养特色人才,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一批优势学科(罗维东,2009)。新时期,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行业背景院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培育新型特色人才,实现人才教育可持续发展,是行业背景院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行业背景院校人才培育也面临多重困境:第一,行业背景院校人才培育特色化正在逐步消失,同质化的人才培育方案,使得专业人才不能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培育方式缺失,成为当前行业背景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李文冰(2010)曾指出对人才培育方案进行准确定位,继续保持并发展原有人才培育优势,建设品牌学科群,培养应用创新型特色行业人才,与行业开展产、学、研全面合作,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以实力赢地位”,是行业背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第二,我国教育面临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特殊时期,我国行业背景院校在特色人才培育管理机制和评价标准上存在缺失,特色人才培育同质竞争无序化严重,行业背景院校在特色人才培育上,对人才培育行为特征、学校学科定位、办学层次等方面模糊不清,办学目标和人才心理和行为培育目标的趋同化,加重了同质竞争行为。

当前情况下,行业背景院校要强化办学特色,弥补人才培育特色的缺失,造就特色人才队伍,必须分析和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寻找新的特色性人才培育创新点。在特色人才心理形成塑造、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人才培育模式上进行科学定位。

一、特色人才心理和行为塑造

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具有普通专业人才不一样的特点,这是也是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培育的重点。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塑造,首先要在特色人才心理和行为上进行培育。

1.塑造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行业背景院校得益于本身特色专业化优势,其特色人才一般受过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因此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学历偏高,专业文化素质高,具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个人素质培养上,高等教育培育其比较开阔的视野,引导其形成对事物较强的求知欲,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爱好学习和拓展,注重个人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培育。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专业化技术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才能继续,特色人才培育,首先要加强专业技能和素质,这也是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最基本的特点。

2.塑造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对自我个人价值的认可度

要培育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使其看重个人自我价值,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培育其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工作,从工作完成和困难解决中得到自我满足,发挥特色人才的个人价值。培育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独特的价值观,关注特色人才价值观强烈表达的意愿,尊重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奋斗目标和工作目标,工作不一定完全是为了物质追求,还有精神追求,鼓励其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得到满足,并得到个人和社会的认可。培育其把对工作难度的攻克,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价值观。

3.塑造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创造性和自主性

行業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往往依靠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其工作是创造性思维工作,这与一般性员工的体力劳动不同,脑力劳动的高度创造性造就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比较注重创造性成果的开拓。这种创造性决定了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比较具有自主性,喜欢在宽松和自主的环境中创造科研成果,这种自主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其自主意识比较强烈。

4.塑造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的个性化

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富于知识和才智,他们大多具有自己的个性,对客观事物具有自己的理性观点,不容易受到别人主观认识的影响,更不喜欢曲意逢迎,畏惧权势,他们会以自己的实力说话,而由于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知识的特殊性,他们也很难受到组织关系中职位权威对他们的控制和约束。

二、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外部环境塑造

1.创新“行业专才”与“社会通才”兼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统筹“专才”和“通才”的关系,需要行业特色背景院校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它不能像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综合性大学那样,采用传统理论性人才培育模式,更不能像职业化教育院校那样,采用大众职业化教育模式,应该集中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双重优点。

首先,专业“精英”教育科目与普通“通才”理论教育科目相结合。强调发展专业化“精英”教育方案,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培育优势是专业化技术强,适应行业要求的专业化“精英”人才培育是关键。必须创新行业“精英”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行业背景院校人才培育模式的内在生命力。培育个性化、自主化、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行业“精英”型创新人才,才能在长久中获得发展,行业特色人才才能得到认可。专业化“精英”教育能增强特色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使专业化特色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核心竞争力。重视专业化“精英”课程教育,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化技术学习课程中,获得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同时不能放弃普通科目“通才”式人才培育教学,普通科目保证了专业化“精英”特色人才基本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知识间融合和转化。坚持专业化“精英”教育科目与普通“通才”教育科目相结合,同时并举,才能形成行业背景院校独特的课程设置优势。

其次,特色人才培育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理论知识学习要以参与实践为目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环节相互联系,推进学习、调查和实践的内容和模式的创新。

最后,特色人才能力培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化”并存。创新型人才需要统一人才培育标准,但不放弃行业背景院校特色人才培育的优势和特色性,坚持统一规范和特色并举的原则,根据学生自我差异性特点,在大众化教学基础上推出个性化精英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特色人才多样化课程教育,必须做到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即使面对同样的培养目标也要根据个性化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课程内容。

2.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的科学定位

教育体制改革冲击了行业背景院校专业布局,行业背景院校通過学科专业布局等途径应对形势变化,造成特色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减少甚至丧失。人才培养方案失去针对性和目的性,行业应用型服务人才减少。保持原有传统学科专业布局,不断“继承和创新”学科布局,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保持优势和特色+创新”模式,实现适应当前人才教育模式所需的专业布局,保持创新意识、前瞻意识和教育理念,优化学科结构,拓展专业学科领域,拓展特色化学科内容,科学定位学科专业布局。

3.特色的师资队伍开发,教育团队资源多元化创新

特色人才培育,必须实现特色的师资队伍开发。特色的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开发方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特色性人才”的独特心理行为思想,坚持以“特色性人才思想”为核心,而不是课程开发者自己关起门造车;培养一批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教学宗旨的特色人才培育教师团队;充分认识各种教学手段独特特点和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一个多元化资源整合团队,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管理团队、不同技术背景的团队进行师资整合,特色人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教育管理工作的下达、执行,对特色人才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进行联系,对特色人才教育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做出科学规划;教学人员要根据教学学科,提出特色人才培育的目标和内容,发挥特色人才创新型教育的关键地位;教育技术中心要做好特色人才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整合,选择合理的人才教育资源开发工具,制作相应的教育素材,并对特色教育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1-3.

[2]李文冰.行业特色院校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N].光明日报,

2010-04-09(7).

[3]张笛梅.办出高校特色发展人才个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7-22.

(责任编辑:刘辉)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