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功能思考

2014-05-30 07:44
职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院校

徐 伟

短短20年,我国高职教育基本完成了规模发展阶段,有效提高了我国大学入学率。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7%,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完成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型[1]。在这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面临着主体功能定位不准、错位管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一、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率

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趋高,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然而,高就业率并未带来毕业生的高满意率。2012年和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在其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2011届和2012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对母校的推荐度”(即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朋好友去就读的比例)的调查数据显示,推荐度仅为56%,充分说明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度并不高,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很显然,高职院校强化技能教学的优势并没有让学生感到满意。

(二)社会认可度仍然不高

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使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面临着“高就业”和“低认可”矛盾,对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接受高职教育是“无奈之举”。究其原因:一是认识偏差。许多家长把“高职”等同于“职高”,认为高职是中等教育,属于“编制外教育”;二是错位比较。片面地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较,认为前者培养蓝领,后者培养白领;三是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主导着许多家长行为,以学习成绩论高低,以入读高校层次论“英雄”,导致对高职院校“瞧不起”。即使别无选择入读了高职院校,也努力寻求“专升本”,加入“正规军”行列[2]。

(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促进“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但今天的高职教育文化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或层次上偏离了这一宗旨。表现出十分强烈的 “功利化”,主要存在三类矛盾: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矛盾;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矛盾。

1.重视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大部分高职院校因办学时间短,历史沉淀不够,学校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对校园内的精神文化、育人文化重视不够,造成校内虽有富丽堂皇的建筑,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但学习氛围不浓,教风、学风、考风都相当糟糕,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培育。

2.强调科学主义,淡化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在教育上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情感的追求,而科学主义则强调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改造。当前,高职院校由于对应用性知识的强调,使其普遍存在重科学技术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往往以专业知识讲解和职业技能训练替代素质养成教育,高扬技能训练大旗,满足于“短、平、快”式的劳动力培训,职业素质教育逐渐边缘化。

3.偏重现实主义,扼杀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反映到教育价值观上,就是重视功利和实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实用,将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工具、服务上,忽略了教育主体的个体发展,具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倾向[3]。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更是提出 “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希望学生顺应现实、服从现实,促使学生在现实的生存教育中不断击碎理想,失去个性,从而不断学会“委曲求全”地融入社会,在人性上无情扭曲教育主体的人性本质。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目标

(一)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

内在的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在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安心于高职办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实际调研,进行纵、横向比较,找准办学方向和定位,围绕办学宗旨,清晰办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卓有成效的改革。

(二)合理布局专业,形成特色育人

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高职院校应根据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申办、调整专业和专业群,脱离开各方面条件,盲目扩张、追逐社会热门专业和不成体系的专业群,都会造成有限的资源被无效浪费,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挖掘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以科学研究的精神和高度,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

(三)融入区域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三大基本功能之一,也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各类工种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规模扩张已经不能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加大社会影响力,政校企联动,寻求多方位合作,通过有效的项目研究、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升级转型,不断为政府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甚至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功能缺位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关联着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一直以来,各主体间关系不清、职责不明,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主体功能缺位。

(一)政府主体

1.教育管理行政化,大包大揽难作为。教育管理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病,大包大揽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一方面削弱了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地方高校发展受到多种限制。比如一些办学历史并不长的高职院校在申办专业时,为了避免所申报专业重复而不得获批,不得不转向申报学校并不具备开办条件的“冷”专业和“新”专业,导致专业不仅招生困难、培养困难,就业也会相对狭窄,最终越办越困难。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都存在,许多弱专业在校生规模仅几人或十几人。另一方面,高校在教育管理行政化模式下,舍本逐末,努力追求行政升迁而忽视学术造诣和成就,主管领导追求体现政绩的硬件建设而忽视体现内涵的软件建设,使高校越办越漂亮,但越办越没特色和内涵。

综上所述,教育管理行政化,广为社会诟病的病根,在高职教育中依然发挥着它的“负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职教育受到了牵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权力集中,一统到底。

2.财政支持无标准,内涵建设无力度。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近几年,高等教育经费得到较大辐度改善,教育经费支出基本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4%,即使如此,教育经费不足依然是教育发展的障碍之一,尤其是高职教育,时至今日,较为统一、得到公认的高职教育生均成本仍是个未知数,缺少对高职生均成本的科学计算,生均拨款标准也就显得极为主观,于是,各省市或地区对高职院校生均拨款主要参照本科标准执行,以重庆市为例,高职学生生均拨款6000元/生,仅占本科生生均经费的一半,而民办高职院校更是折半拨款。这对于强调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硬件条件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对软件条件的建设。

(二)学校主体

外在制约因素虽多且不可控,但高职院校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学校主体决策。从现状来看,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宏观的顶层设计未做好,导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据统计,2012年全国高职教育专业共有1150种,实际招生专业有1073种,专业点数46676个,校均专业点36.2个。其中,农林牧渔类专业点数1294个,制造类超过5901个,财经类7550个,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与传媒类分别达到6000和4000多个;2012年新增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68种,专业点数101个[4]。(见表1)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专业点)高度集中。首先,2012年全国100所以上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有120种,约占总数10.4%(200所以上院校开设专业仅有60种,占总数5.2%),专业点数达34538个,占专业总点数74%;其次,占专业总数90%专业,其专业点仅占26%左右;另外,在全国有一半以上院校,开设专业涉及6个大类、12个二级类、15种专业,专业点数为11634个,占专业总点数24.92%。

(2)偏文类专业设置过多。从平均专业点数来看,全国平均数为36.2个,其中平均专业点数最高的是财经大类,共64种专业,平均每个专业全国有118所院校开设;其次是旅游大类,全国平均有102所院校开设。可见,对于投入成本低,办学相对容易的偏文类专业更受高职院校欢迎。

2.社会服务功能不足。高职院校由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不足,“软实力”不够,社会服务功能偏弱,无法有效影响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这可从两个方面体现:

(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在一连串的校企合作办学口号下,校企展开了“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办学合作形式,但往往仅限于人才培养的合作,但在开展横向课题合作、技术研发、员工互动培养等方面非常缺乏,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显得不够。

(2)校政合作宽度有限。在与政府合作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动服务功能基本缺失,无法有效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无力也无心承担政府的部分社会功能,比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创业教育、承接各类建设项目等,无力有效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三)企业主体

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大受益者,理应关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但从近几年的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来看,企业在履行培养人才的职责方面并未全力投入。

1.“双赢模式”有名无实。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体,这一宗旨决定了企业与从事公益性事业的高职教育机构的合作无法顺畅。从现实情况来看,校企合作中,许多企业对获得简单劳动力比人才培养工作更感兴趣,企业通过使用高职学生从事简单劳动,远比雇用“农民工”成本更低,于是,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盲目冲动中,高职院校往往沦为了粗加工企业的“劳务输出”机构,而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却是“虚于委蛇”,并不十分热情,也不愿担当育人义务,于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就显得“表面热情”,实际却是“行动迟缓”。

表1 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统计

2.企校合作“虚情假意”。对利润的追逐使企业更希望寻求有利可图的合作,由于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不足,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较低,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无经济效益的横向课题合作、技术研发,高职院校无法对企业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企业不愿意真正“敞开大门”,核心项目不愿向高职院校开放,不愿意进行高层次的人才互动,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只是充当了“临时演员”角色,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步履艰难。

综上所述,政校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利益关系,导致无法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无法真正聚焦于人才培养工作,使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受到影响,对此,还需要理清思路,不断探索。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功能界定

(一)政府主管部门宏观策略

1.合理放权,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当地高职院校发展负有战略指导的功能,首先要做好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对地区职业院校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地区职业教育特色,结合当地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交通运输状况等,合理布局专业,对区域内高职院校发展进行有效指导,依据区域环境实施差异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各高职院校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适度放权,增强学校主体办学自主性。教育主管部门适度放权,转变角色和功能,从管理、管制转变为监督和服务,比如专业申报审批改为专业申报备案,有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辖区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效竞争,促进发展。

积极与企业合作,推行行业认证。改革适合高职培养特点的“双证”培养,与企业、行业结合,积极推行当地行业、企业认证制度,探索创新认证模式,使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真正落到实处。

2.制定拨款标准,加大支持力度。2012年,教育部已积极推动各省(区/市)制定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截至2012年,完成此项工作的省(区/市)累计已达10个。另据统计,2012年本科生均拨款大都达到或接近1.2万元,有的区域甚至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而现有已出台的高职生均拨款却大都在4000~8000元之间。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得不到落实,高职院校办学就是“捉襟见肘”。对此,一方面,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支持,逐年增加高职生均经费拨款;另一方面,政府积极牵头,支持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既可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3.加大引导力度,协助内涵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高职教师不懂企业,企业教师不懂教育,如果仅靠双方的偶然接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首先树立全局思想,从宏观层面对学校和企业进行政策引导,促使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相互往来,形成联动机制,比如企业提高用人学历要求、政府出面组织高职院校教师“挂职煅炼”、组织校企人员进行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

引导各项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对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坐视,应加强各类政策引导,制度激励,提供资源,创设条件,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和交流,资源共享,相互支持,扎实推进职教科研工作,不追求短、平、快,力求做出特色成果。

(二)学校主体积极作为

1.树立国际视野,厘清办学思路。高职院校服务于地区经济,在为地区经济培养人才的理念中,不仅仅培养符合“中国标准”的人才,还应该有“国际标准”。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学会共存”,进一步瞄准国际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渠道,进一步加大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引进力度。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外优秀教师、跨国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将进一步融入教学内容。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等职业学校将在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向东盟、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输出教育资源的重要教育类型,也为发展中国家更多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境外学生、跨国公司员工到高等职业学校留学、访学和培训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5]。

因此,各高职院校在这种国际视野下,要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功能,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布局专业,有重点、有规划地支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合理定位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培养目标,潜心于内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2.加强专业打造,凝练办学特色。合理定位,苦练内功。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进行反思,找准办学目标和定位,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适用人才的目标出发,合理布局专业,不贪多求全,加强专业群体系的建设,加强高层次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或引进,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实施科学考核,促进专业发展;积极走进企业,研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寻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促进师资团队打造。

凝练办学特色,在“特”字上下功夫。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再分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清除那些热热闹闹而无效果的所谓学生素质活动,甩掉无足轻重的“鸡肋”课程,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功夫,形成特色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

3.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育人”功能上,还应该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源泉,逐步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成为高新技术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策源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最终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区域轴心机构”,这是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6]。

同时,高职院校要大力发挥高职教育开放性特征,积极向社会开放,使学校资源发挥社会价值,比如开展社会培训,把企业引入学校,进行技术研发,引领地方技术发展,为政府创造经济增长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企业主体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1.校企战略联盟。部分企业和高职院校,出于双方利益考虑,合作仅停留于浅层次,相互利用,校企双方接触层面仅限于学校就业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本未上升到双方高层,合作未涉及到高层战略。对此,需要在相关政策导引下,校企双方建立合作平台,在人才互培、资源共享、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等方面,校企双方均可以寻找到“双赢”耦合点,比如企业以项目为载体,成立独立的项目团队,吸收学校专业教师进入团队,与企业成员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该项目同时成为学校横向课题。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企业来说,既可以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又可以为企业带好经济效益;对学校来说,一方面提升了教师行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2.实施持续合作。实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要求双方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定单培养,甚至定岗培养,形成更为清晰的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在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下,可以借鉴“召回制”。召回制度最早运用于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它是指投放市场的汽车发现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这时,厂家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改善措施等。这一制度如果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是完全可行的[7]。根据这一思路,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对“不合格”的毕业生或者需要培养的员工,可以重新送入学校进行“二次培训”,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地方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这是一个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必须由口头讨论转变为实际行动。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重新洗牌求生存、打造特色谋发展的道路,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剂良方。

[1][4][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N].中国教育报,2012-10-17(5-7).

[2]吴志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建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3).

[3]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2-12-8(3).

[6]李进.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7]徐伟,王德清.高校毕业生召回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