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蕾 曹鸿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显而易见,高校的专业教育仅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必然要依靠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会贯通[1]。如何寻找两者的平衡,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本文研究重点。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很多欧美学者感受到现代大学的学科分类指向性太强、知识被割裂传授,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用非功利的教育理念造就学生敏于探索、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品质,使之能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有效整合,最终培养出知识结构相对完整且有较强自学能力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方可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反观西方文化中,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式逍遥学派。伴随工业革命,由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被广为接受。
古今中外关于通识教育的阐述很多,李曼丽对通识教育的表述比较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有别于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而是“创意工作室的个性产品”,要义是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创新能力。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凸显我国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所带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等种种问题。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点是对学生组织策划能力、人文素质水平、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培养,教育理念是明确的,通过科学的教学实施规划,使学生了解这种教育理念,认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目的阐释宣传上都是不明确的,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通过设置一些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校选课和少量“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的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传授,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仅以一种割裂联系的零散课程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本身的特性、接受能力与学习爱好。
在现实就业市场中,让所有用人企业最为头痛的是学生的流动性太强,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向学校合作企业发放近100份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偏好需求,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学生能力与企业偏好度 (样本:100家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其专业能力给予的期望值并不高(大多数企业会对录用后的学生进行再培训),但对于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否吃苦耐劳,是否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十分看重,对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在要求专业能力有所提升的基础上最看重的是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如此关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就从侧面说明了现在学校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缺失已经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职业道德培养的缺失也给学生就业及再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美国学者对18个不同国家进行就业能力调查的结果显示:相对于通识教育而言,随着劳动力的年龄增长,任何由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优势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高度重视的职业技能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将不可避免地被学生就业后几次工作变动磨蚀殆尽。这就要求个人在接受高职教育阶段必须通过非专业的通识教育来形成宽厚的基础知识与自学能力,以增强人才对未来转岗的自我调适、自我承受能力。可是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存在过分强调技能性、岗位性、操作性的培养,忽视诸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就业迁移能力的培养[2]。
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这两种导向,一方面由于通识教育的概念是针对以往我国高职院校片面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在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让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学不深,忽视了专业教育,形成了“轻专业,重通识”的局面;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方向,对通识教育课程有本能的排斥思想,也就形成了“重专业,轻通识”的结果。这两种错误的导向形成了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极大阻力,使得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一个轻不得重不得的尴尬位置。
高校由于教师引进机制及福利待遇的问题,引进的教师大多是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即使有少量来自行业从业人员,往往也是年纪临近退休或需要更多时间照顾家庭的女性。并且高职院校即使花大力度引进的专家也基本上是专业方面的教授、副教授,不会是进行通识教育授课的老师,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上由教学经验较少的思政辅导员和基础部的马列教师来承担。这两类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和收入可以说是教师序列当中最低的,思政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重,基础部马列教师工作量明显高于专业教师。通识教育的重任落在这些时间紧、任务重、经验少的教师身上,学校又没有配套扶持政策,领导重视程度又不够,这样的师资现况会造成怎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高职教育解决的就业问题不应该是狭义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问题,而应从“人的发展”角度,关注毕业生真实的就业质量以及学生终身就业能力的培养。
必须将通识教育课程置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上,建立规范的课程标准,分模块分层次教学[3]。初级通识教育是所有在校生入学初就应该接受的人文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课程,高级通识教育要按照各专业群就业去向的不同分大类分模块进行通识教育的系统构建,使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接受哪些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门类,某科通识教育课程又提升了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不应针对适应社会某个特定职业岗位,而是在关注高职学生的生活基础性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有倾向性的提升其职业迁移能力,让其获得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宽厚基础。
课程标准和体系构建完成后,能否实现要依靠强有力的监控保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即基于课程的财政拨款制度。在美国,尽管开设新课程是地方的事情,但是地方教育局要按照州所规定的程序来开发新课程,这样才能获得州的批准以便获得财政支持。[4]我国现今正在积极推行国家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的建立,申请获批的院校能够争取到配套的财政拨款,学校完全可以从中划出一部分专项经费用来监控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所有开设相关课程必须拿出其课程标准和实施计划,审批通过才能获得经费支持。
高职院校组建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应打破学校内的学科界线,以理论型教师为基础,技能型教师为辅助,科研型教师为拓展,实现各类教师的优势互补,使所有的教师都了解整个通识教育体系并为之负责。要调动各类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和有效性,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及考核监督机制,否则,教师们就会仍然采用其原来学科的知识和范式去教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效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善。学校的配套政策中必须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教师晋升、社会福利、工资待遇、在学校的地位等都与其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相挂钩。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才能把通识教育课上好,完全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魅力,学生才能够被知识吸引,知识才能被学生牢牢地掌握。学校提供通识教育培训机会以及建立不同模块的通识教育标准。
1.社团通识教育模式。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志愿者服务项目、特色社团、协会活动必是通识教育的课堂延伸,社团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学生就业迁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志愿者活动对于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树立高尚的品格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现在高校中也存在社团种类繁多,活动立意不高,组织混乱的一些具体问题。所以学校对此类组织的管理应该是引导与扶持并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各种活动的审批,即根据活动策划来决定是否允许开展及扶持力度。对于优秀的项目通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及提供活动场所等物质保障来帮助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策划、组织、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不予立项的项目,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审批不通过的原因,切勿打击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各种社团的扶持上,尤其要对职业发展协会进行倾斜,并加强管理和指导。通过该协会让广大学生了解现实的就业形势,了解职场和学校属性的不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项目导向型通识教育实践模式。此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校企合作,一方面通过企业这个实践土壤可增强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的认知,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到提高的同时为人处事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可从在校期间就开始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忠诚度是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避免就业时频繁跳槽所带给企业的极大困扰,及带给学生自身成长的不利影响。校企合作是在校期间检验通识教育效果的现实载体,通过这个实践机会可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矫正和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拥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人才。二是团学活动进课堂,专业课程中如何渗透通识教育知识一直是比较困扰专业课教学的难题,团学活动进课堂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学校要举办创意设计大赛,那么专业教师完全可以把比赛要求的设计题目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大赛提供给了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学生对参赛积极主动性强自然就会用心完成课堂作业。作业可以由学生自愿组队完成,专业老师指导,那么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增进师生的了解,老师可以在指导学生作品时了解学生的为人从而进行适当引导,组队完成作业时也可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几方面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既为大赛提供了高水平的参赛作品又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并隐性的将通识教育知识渗入专业课堂三赢的局面。
[1]杨立新.高职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理念渗透的意义与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1(4):13-15.
[2]陈卫忠.梁淼.从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J].教育与职业,2012(12):108-110.
[3]庞国斌,刘桂君.通识课程建设:一个急待厘清和研究的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2008(4):137-140.
[4]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