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慧
摘 要:在语文新课改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应保留和借鉴,不能一概否定。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课改;反思
在新课改中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化而导致课堂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在做法上应采取合理措施。
一、在思维拓展中,文本意义缺失,教学中要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在很多人眼里,“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就不是新课改。不少示范课、研討课、公开课的教学手段不断革新化,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一知半解,对字、词、难点都没搞清楚,教师就跨过课文(文本),引导学生引申和发挥,盲目地开始“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得热闹非凡,声情并茂地宣读着课下自己准备的论文,完全代替了教师引导和讲解。但一接触到文本的意义,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宣读论文的学生往往还有读错字、理解错字义、句义的现象,何谈深刻地挖掘文本意义呢?这样的教学,关注的往往不是学习的质量,而是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应是一种理性的探索性学习,但在这儿“自主学习”却成了变相的“放任自流”,学生在课上、课下花费的时间不少,而收获却不大,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时候也演变成了无效的讨论。正如北京一位资深的教研员在对实施了新课改的广东、海南、山东、江苏、宁夏等省调研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恰恰把我国传统教学中最好的东西“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忽视了。
这就要谋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
1.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知识,接受性学习是学习这些现成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在基础知识的帮助下对文本内容理解基础上的再发展。
2.接受性学习往往以感性知识和间接经验为支柱,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深化接受性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的一种自主研究与个性化、人文化的理解,是用现代理念对文本意义的一种提升。
3.探究性学习花费精力太大,这就决定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能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探究或不能再去探究。
二、在课堂情境的构建中,学生的心灵缺失,教学中要寻求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实施新课改,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特别注重营造热闹的气氛,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充分预设教学形式,将讨论、辩论、表演等形式搬进课堂。45分钟的课堂呈现娱乐化倾向,真可谓喧腾热闹,满足了学生的感官享受。表演者尽展风采,观看者眼花缭乱。课一下,脑子一凉,什么都没有,何谈心灵的参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理性的思辨?须知,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冷静的头脑与沉稳的思维;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善感的心灵;需要静心地感悟与自由地想象与联想。语文素养的形成更需要感悟、体味、思考、涵泳,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情境预设剥夺了学生自由地思考、想象与联想的时间与空间,大部分学生一节课跟着表演者满堂跑,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培养,内驱力没有得到发展。
面对此状,我认为要注意寻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为了实现教学预设的科学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自己、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设计有利于进行互动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学设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
义。教师面对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兴趣和动机的导引;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要有高于学生认知的引导和学生焦虑心理的点拨;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有指导学生穿透字面、联系生活、体验情感的方法。
三、个性张扬中,教师导向缺失,教学中要探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平衡
新课改要求教师懂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独特个性,要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给予肯定。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一种现象:每一位学生发言之后,均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教师成了热烈讨论的局外人,不加调控也不加点拨,学生只是在原有的圈子里乱转,放任自流。我认为,教师的存在虽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但也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在学生曲解、误读时给予恰当的点拨与引导,必要时还可以大胆否定。
所以说,寻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平衡至关重要。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指导”得过于具体,就容易弱化“探究”,甚至影响“探究”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履行好“学习共同体”中组织者的职能,既要坚决改变那种“唱独角戏”的习惯,又要反对搞形式,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当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
引导。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高级中学)
?誗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