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0)
当代社会,“微”这个词无处不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迅速崛起。近年来,“微课”教学形式也逐渐在教育领域蓬勃兴起。
微课也称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3]。
“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是由“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课程改革的方向演变升华而来的,旨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程。但该课程知识点零散、不系统,传统的授课方式又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的思考和分析,从而给老师的授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带来诸多困难。将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对学生实行翻转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时间较短。据科学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遵循 “注意力10分钟法则”(如图1所示),因此,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图1 注意力10分钟法则
2.主题突出,内容精简。“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一个课程一个主题,相对于传统的一节课,“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因为课程内容微小,制作方法简单,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和创作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发挥。
4.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易表达,研究成果易转化;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传播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利于翻转式教学的实施。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制作需注意如下基本要求:
(1)为了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尽量为16位。PPT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10分钟。
(3)内容具体化、碎片化,精炼,不泛泛而谈。
(4)视频画质清晰,语言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5)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为:AAC(.aac,.m4a,和.f4a),MP3 和 Vorbis(.ogg,.oga)等[4-6]。
1.录制前准备。做好课程设计,准备好教案和PPT;调试好电脑、耳麦(带话筒);安装屏幕录制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ScreenFlash、Camtasia Studio等。笔者使用ScreenFlash进行录制。
2.开始录制。打开PPT和操作文件,启动ScreenFlash,新建一个工程,勾选录制声音,按Alt+S开始录制。边操作边讲解,操作完成后按Alt+S结束录制。然后可对录制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编辑,如插入标注、图形、文本等对一些关键点加以说明。
3.输出保存。最后将编辑好的结果输出,可保存为.avi、.swf、.gif等多种格式。
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操作过程清晰,一个人便可完成;缺点是没有师生互动,很难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而且仅仅只是对操作过程的演示。但是对于操作性极强的 “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课程来说,如果只是在操作层面,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配合课堂的适当讲解来完成的。如在信息处理与分析模块中的图文信息处理的教学中,对“插入艺术字”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忽视设置环绕方式的操作,将本操作加上忽视了该操作的过程录制成微课后上传个人空间,学生观看一次就可以很明白的记住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并由此辐射到后面要学习的图文混排操作中,效果很好。
1.录制前准备。做好课程设计,准备好教案和PPT;有投影仪的教室和积极配合的学生;准备好带摄像功能的手机或小型摄像机。
2.开始录制。打开PPT和操作文件,启动摄像功能开始拍摄,边操作边讲解。
3.输出保存。将拍摄好的视频文件导出,用格式工厂进行适当处理,如图像翻转等。一般来说,摄像结果文件较大,不方便网上传播,因此,使用格式工厂也可将格式转换为.wmv.、flv等。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与学生互动,课堂氛围较浓;缺点是需要有人协助,且屏幕操作过程可能拍摄不清晰或不完整。因此,适用于有实物操作而非屏幕操作的课,例如,信息获取与管理模块中的“组建一个家庭共享网络”任务就可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准备好所需的网络连接设备,如网线、水晶头、分离器、调制解调器等,一位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另一位老师录制。这节内容采用此种微课方式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了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另外也缓解了机房设备不足的压力。
为了使录制的微课有更丰富的效果,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联合制作。
1.录制前准备。做好课程设计,准备好教案和PPT;调试好电脑、耳麦(带话筒);安装屏幕录制软件(以Camtasia Studio为例);准备好带摄像功能的手机或小型摄像机。
2.录制屏幕和PPT。启动Camtasia Studio,选择录制屏幕或者录制PPT,参照方法一开始录制。
3.拍摄授课情景。参照方法二,拍摄上课导入、中间互动和总结等环节,做成一个个小的视频片断。
4.制作片头和片尾。可直接通过Camtasia Studio左侧栏的标题剪辑制作简单的片头和片尾,也可通过外来软件制作简单动画效果的片头和片尾 (如Aleo Flash Intro Banner Maker等)以增强微课的生动性。
5.编辑各媒体。在Camtasia Studio中将各媒体导入进行组合编辑,如图2。媒体尺寸建议使用640*480。注意各片断之间的衔接,使得过渡自然,最后配上背景音乐。
6.生成视频。根据生成向导生成为多种格式,该微课制作完成(如图2所示)。
图2 Camtasia Studio编辑界面
此种录制方法的优点是将屏幕操作与课堂氛围有机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缺点是制作过程稍显复杂,根据需要可能结合多种图形处理软件(如photoshop、格式工厂等)进行制作,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视频制作基础。这种方法适用于“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课程的各知识点,可用于一些正式的技能比赛中。
在“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视频资源容量小,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形式丰富多样等优点,可有益于学生上述两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多加运用。同时许多课程亦可根据课程中各知识点制作丰富多彩的微课,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这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方式将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7-9]。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3]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2005(7).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 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6]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