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2014-05-26 23:47梁辰
中国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财务治理应对措施国有企业

梁辰

【摘要】财务治理是企业财务管控的重要工作环节,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更是对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企业责任管理的一个交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研究。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是国有企业公司财务管理的功能延伸,是其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强化企业本身在公司财务治理上的核心地位和主导权利,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和财务管控的整体效率,是解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经历了较长时间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正面临着关键的转型阶段,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战略核心行业的主要力量,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经济使命,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现状去面对来自于国际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就是来自于国有企业的财务压力,从运营模式上来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普遍较民营企业要偏低,这一方面有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民营企业在财务管控的力度上投入更大,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利过于集中,而且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往往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系统在企业经营压力和利润压力之下失去独立监督、独立管理和独立审计的权利,这也就是在国有企业中开展财务治理的根本原因所在。构筑以财权配置为中心,以模式选择为方向,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抓手,以财务内控为支撑,以财务信息披露为工具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以促进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财务治理的理论框架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也是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治理的重要导航。通常来看,财务治理理论包括了所有权关系理论、本金理论、财权理论、财权分层理论、财务目标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财务关系理论、企业契约理论、产权经济学等。

委托代理理论是其中的基础理论,针对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能够很好的及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历程。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代理成本的确认问题,这是确保被代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收入的核心。

财务治理涉及到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公司治理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企业法定财产在营收、流通和分配上的合理使用,通常来说“股东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前者以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理论前提,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后者是保障公司经营发展最佳化的公司治理模式。

财权目标理论是针对目前企业中以股东、债权人、职工和实际经营者为主的契约关系的一种理论描述,通常来说,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如何在多种利益需求下做出公司经营的基本决策就是财权目标理论的核心,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企业法人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策略有实际控制权。

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是指国家独资或者国家独有的公司,在国有企业市场化和合资公司的发展下,国有企业的范畴也包括了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参股公司等形式。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开始成为我国企业结构中的主要力量的,相对于民营经济的灵活性,国有企业的法人是国家,经营者无法直接行使法人权利,其经营过程带有浓厚的行政化;国有企业多为垄断行业或者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其经营压力较小;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上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也充分反应在其企业财务治理的实际成效上。综合来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产权不明,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国有企业的法人是政府和国家,实际经营者是企业领导,高层利益、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往往难以协调一致,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呈现多方插手的乱象;国有企业高度集权制的管理方式,催生了内部腐败和非法财务管理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失衡,成本控制和实际收益难以得到保证,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2.财务管理权利过于集中

通常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完全独立性,且必须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核查。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经营权和决策权都集中在极少数的高层领导和大股东手里面,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风险系数,类似的由于少数人的决策失误而导致国有企业蒙受巨额损失的例子数见不鲜。且过于集中的决策形式会导致小股东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伸张,一旦出现经营失误,小股东将会收到更大的打击。

3.财务透明度差,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

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导致在这方面的财务公共监督工作很难到位,许多问题只有东窗事发的时候才能真正发现,那时候已经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国有企业内部薪酬体系、奖金体系、激励体系都存在极大的认为决策因素,缺乏有效的机制的约束,这就使得许多的“隐性收入”逃离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综合来看,国有企业的财务内部管控工作与民营企业相比是十分缺失的,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费用收支的真实性、不良资产的具体信息等问题,都缺乏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财务管理的监管权利得不到落实和体现。

三、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应对措施

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治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具体如下:

1.健全财务治理机制,明确财务权利划分

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方面,要避免企业经营权和财务管控权的过度集中,要施行权力分离、互相独立、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通过细化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体系,可以明确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的核心结构,针对国有企业中在经营、财会管理、费用开支、薪酬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财务治理问题,成立针对性的财务治理小组,组内全权负责,在国有企业内部成立领导小组对财务治理的汇总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指导。国有企业内经营权和委托关系的混乱,使得国有企业的监督审计工作很难真正起到成效,要明确债权关系、股东关系和委托关系,明确股东代表大会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意义,构建有效的权利制衡制度,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策过程。

2.重视监督激励机制,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完全计划制的生产、经营模式会大大的打击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激励考核机制引入到国有企业之中,通过有效、执行力强的考核机制来确保高效、规范的企业经营活动,科学考核的指标体系、健全的考核机构及严肃的考核办法能促进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益与所有者利益正相关,使其收入与绩效挂钩、责任与贡献匹配,促进经营者的财务决策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使经营者有足够和持续的动力追求企业发展的更高目标。坚持提高国有企业内的财务内部管控,加大与第三方财务审计机构的合作,并且对财务信息进行阶段性的内部披露和展示,强化内部约束和群体监督的实际效果。

四、总结

财务治理是企业财务管控的重要工作环节,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更是对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企业责任管理的一个交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研究。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是国有企业公司财务管理的功能延伸,是其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强化企业本身在公司财务治理上的核心地位和主导权利,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和财务管控的整体效率,是解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金咸喜.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财务管理,2011(36)

[2]王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浅析[J].财务与管理,2011(2)

猜你喜欢
财务治理应对措施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浅析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