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兵
【摘 要】儿童诗《大小》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从“看上去”到“好好看”是儿童深度阅读的一条重要的教学路径。教材解读时,要与文本形成“客观化距离”,通过全面、比较、整体地看,更好地发掘文本的价值;教学设计在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目标、方式,促进儿童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深度阅读 教材解读 教学设计
大象并不是那么大,
只是看上去很大;
蚂蚁并不是那么小,
只是看上去很小。
大象有一个宝贵的生命,
蚂蚁也有一个宝贵的生命。
真的,真的,
好好儿看的话,
大象和蚂蚁,
大小都一样。
这是一首题为《大小》的儿童诗。从“看上去”到“好好看”,诗人突破了常人对大象与蚂蚁的一般认识,揭示了“生命平等”的重要主题。如果说,“看上去”就是粗略地、表面地、浅显地看;那么“好好看”就是全面地、深入地、辩证地看。从“看上去”到“好好看”,我们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视野、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不仅认识事物如此,这也给教学以极大的启示,我们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学习中,同样需要领着学生从“看上去”到“好好看”。这样,我们的儿童阅读才能走向深入。正如歌德所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阅读不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能满足于内容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学生原有的水平,不能止步于简单的讲解……我们需要一定的深度,从“看上去”走向“好好看”正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路径。
一、客观化距离:教材解读时“看上去”到“好好看”的策略
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是促使儿童深度阅读的保证,是教学设计与展开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够不停留于教材的表层,从“看上去”到“好好看”?
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谈论如何探寻事物意义时强调,需要拥有一段“客观化距离”,即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客观的方式、客观的言语进行审视与揭示。由此我联想到教材的解读,从“看上去”到“好好看”同样需要与教材保持一定的“客观化距离”。这种距离的保持可以排除惯性的干扰,解读更加客观;这种距离的保持可以突破思维的阈限,解读更加开放;这种距离的保持可以踏上更高的平台,解读更加深入……说到底,“客观化距离”是为了更好地去“看”,从而认识“庐山真面目”。
1.全面地看,多视角发现教材的价值。
同一件作品可以给人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作为教师可以不同的身份反复地进行阅读,多个视角的阅读,寻找到教材不同层面的理解。
作为教材的阅读,我们还要学会从文本的内容、思想、结构、语言、表达方法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解读。初读《大小》,语言浅显,明白易懂。但是,反复读,反复想,越来越感到诗中有太多的内容值得好好品味。这是一首以“生命平等”为主题的儿童诗,学生虽然可以读懂诗中所表达的观点——“大象和蚂蚁生命的大小是一样的”即“大象和蚂蚁生命平等”,但对于“生命平等”的认识绝非易事;“生命平等”是个很深刻的话题,然而诗人选择“大象”和“蚂蚁”两个鲜明的意象来表现,一下子让诗变得浅近起来;诗歌短小,但运用复沓的手法,增强了一种节奏感,而且整首诗展现着一种情趣美;诗歌对大象与蚂蚁大小的颠覆,还体现出认识事物或者现象的方法……如此这般,是我们,更是四年级学生无法一下子感受到的。而这,恰恰是这首诗的精彩之所在,是课堂学习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共同去发现、学习和思考的。
2.比较地看,类比中拓宽教材的理解。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们将“篇”置于“类”的比较之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与启迪。
比较同一主题的文章。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广泛地搜集同一主题的文本进行阅读、比较。同一主题文本中一定存在着很多的“相同”与“不同”,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
比较同一作者的文章。教师在教学名家名篇时应该对这个作家以及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我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季先生的资料,阅读《季羡林散文精选》。季先生的人品、学识、才情、意志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于是,我对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
比较改动前后的文章。不少文章在入选课本时在文字等方面会有一些改动。而删改的背后,体现的是编者对课文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适当地对这些变化做一些比较,探寻背后的原因,不仅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策略,有时还可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资源。
3.整体地看,框架内明确教材的意图。
正如“盲人摸象”一样,如果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没有整体的意识,也会影响对课文甚至语文教学的理解与把握。与日常的文学阅读不一样,每一篇课文虽然是独立的,但它是作为整个教学系统内容的一个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然,这里特别加入了“教科书编者”,因为在系统的构成方面的思考显然融入了参与教科书编写的专家、学者的智慧。我们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需要关注单元这一整体。林海音《窃读记》收入人教版时,将作者写店员留书让“我”阅读的温馨回忆全部被删去,什么原因呢?将其置于单元之中马上就可以明白: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是“我爱读书”的专题。显然,这样的删改正是为了凸显这个主题。
我们需要关注年段这一整体。首先是将一篇课文由一个单元进而扩展到整本书,再到整个年级、年段进行考虑。其次是可以跨学科的,一所学校曾推行这样的做法:开学前,同一年级各科教师围坐在一起,介绍各自学科教材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自己的认识、思考或者疑问。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而且有意义的事情,相互之间有不少的启迪。如音乐老师在介绍了《二泉映月》的欣赏课后,语文老师觉得这对课文的理解该是多么重要。
当然,文本的解读,我们不应该是个体的“奋斗”。一方面,我们可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广泛地了解他人对文本的理解,汲取众家之所长;另一方面,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在学校备课组、共同体内交流分享,在网络论坛、博客等空间讨论。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群人手牵起手,让我们对文本解读走向无限之“大”。
二、寻找关联:教学设计中的“看上去”到“好好看”的关键
客观化距离让教师与文本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为了是在“更高、更远”处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教材,其深度与广度是没有边界的。但很显然教学不等于解读,需要筛选,需要转化,这样才能让课堂学习真正从“看上去”走向“好好看”,让儿童阅读具有自己的深度。我以为,其关键就在于将教材解读与儿童之间建立起关联,确定我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
1.与儿童的需要关联,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新课改以来,围绕“教”与“学”这一组课堂中的两种重要行为有过十分激烈的讨论。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摈弃任何一种行为,而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应该坚持“以学为核心的教”,教源于学,教为了学。也就是说要基于学生的“学”以及“学的需要”来确定教。那么,教学内容的取舍就不是首先从知识体系出发,而应该将“儿童的需要”作为首要的标准。
儿童诗《大小》借助“大象”和“蚂蚁”这一组鲜明的意象来表明诗人的观点,这种表达方法的学习是否应该成为教学的内容呢?“意象”这一概念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太抽象,显然不是儿童的需要。但是借助一些形象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完全能够理解并可以运用起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诗人是怎样将‘生命平等这个深刻的问题说得那样的明白易懂的呢?”学生虽不能讲出“意象”一词,但这种方法是有感觉的。进而,学生围绕“美丑”“贫富”“高矮”等寻找两个形象,模仿《大小》进行创作。写《美丑》的学生找到的形象十分丰富:青蛙与蟾蜍,白天鹅与癞蛤蟆,公主与女仆,蝴蝶与毛毛虫,水晶与玻璃,等等。显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表达的方法。
2.与儿童的发展关联,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儿童的发展需要深度的引领,而这个深度同样也不是文本解读的深度,是有“度”即边界的要求的。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应该将此作为教学目标确定的一个区域。据此,我曾提出过“儿童深度”,也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思维进行学习时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等方面”。教学目标既要能够顺应儿童的发展,又要能够引领儿童的发展,这一目标是着眼于儿童当下的发展水平,又指向儿童未来可能的发展水平。
仍以《大小》为例,诗歌的主题“生命平等”是十分深奥的,可以说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来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呢?备课中,我与学生进行个别的交流,倾听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分享他们对生命的感觉。学生对生命有感知但又是模糊的,“生命平等”的理念是听说过的,但说不清其中的原因,而且常常也不能够表现在对每一个生命尊重的行为之中。基于此,我将这一目标确定为“进一步认识生命无大小之分,从生命的视角感受大象与蚂蚁并无差别,进而体会生命的重要性,不因美丑、贵贱等其他因素而改变”。课堂上,我选择了一组组大象与蚂蚁的画面,让他们感知蚂蚁与大象一样有欢乐、有悲伤、有家族……有属于自己生命的光彩。进而由大象和蚂蚁扩展开去,学生模仿创作,表达对“生命平等”的认识。通过这一首诗的学习,学生表示不去伤害弱小的蚂蚁,学会保护受伤的小鸟,懂得欣赏野花的芬芳。
3.与儿童的特点关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与目标得以落实的关键,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同样十分重要。符合儿童需要的内容,着眼儿童发展的目标需要契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儿童好动、好问,感情纯洁而丰富,有着无限的想象力。游戏是儿童的喜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努力在教学中多一点游戏的精神与游戏的形式。
游戏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富有情趣而充满挑战。在指导《大小》朗读时,我进行了一些这样的尝试,朗读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在自由朗读,初步把握了诗的节奏与韵律后,我引导学生去感觉:“诗人提出了一个与一般认识不大一样的观点,我们仿佛能够听到诗之外的一种声音。现在,老师就来担任诗外的角色,请你用诗句来反驳我。”这样的设计,学生很新奇。我说“大象很大”,学生立刻反驳“大象并不是那么大,只是看上去很大”;我说“蚂蚁很小”,学生立刻反驳“蚂蚁并不是那么小,只是看上去很小”……我变换着语气与语调,学生也变换着语气与语调“反驳”我。几个来回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想着那个声音读诗,不知不觉中就将这首诗读得越来越好了。
如此看来,解读时的“看上去”到“好好看”更多强调的是教材价值的深度挖掘,而教学中“看上去”到“好好看”则是寻找一条儿童深入学习的绝佳路径。就像那扶摇直上的风筝,既需要风的托举,又需要线的拉拽,看似矛盾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儿童深度的阅读,最终实现儿童的不断成长。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