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彩红 熊素勤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情志护理
肖彩红 熊素勤
目的 浅谈情志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急性期及恢复期进行情志护理。结果 情志护理能够消除或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结论 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和护理, 能消除或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创伤性脑损伤;情志护理
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 造成颅脑组织结构严重损害的一类损伤, 属于中医学之损伤内证中的损伤昏厥范畴[1]。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 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2]。故患者虽经治疗后仍易出现焦虑﹑抑郁﹑不安﹑抵触或愤怒等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临床上早期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致关重要。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医院自2010年以来, 对脑损伤患者实施情志护理,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本科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共收治9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 其中女39例, 男53例, 患者年龄为14~79岁,其中20例患者因高处坠落致伤, 51例因交通事故致伤, 21例因撞击致伤。按受伤后的时间分急性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及烦躁的情志变化。恢复期出现抑郁﹑绝望﹑不安﹑抵触或愤怒等不良情绪。
情志护理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 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 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 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3]。情志护理适用于神志清醒的脑损伤患者。
2.1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对于神志清醒的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 由于事发前均为健康者, 没有心理准备, 加之周围环境不良的刺激及创伤疼痛的体念,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常出现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及烦躁的情志变化, 所以应特别注意患者的感受, 此时情志护理尤为重要。采用劝说疏导法,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护士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 重视病室环境和患者周围的人和事, 全面进行照顾, 如保持病室安静, 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 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同时向患者说明“七情内伤”的原理, 告诉患者太过的情志变化可直接使脏腑功能失调, 导致病情加重。当患者明白情志能影响疾病的转归时, 便会听从管床护士的劝说。
2.2 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 恢复期神志清醒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 当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或无法完全恢复时, 担心以后能否胜任原来的工作, 生活﹑学业等问题。患者整日忧心忡忡, 出现悲观失望﹑忧郁﹑自卑或愤怒等情绪。管床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烦恼, 尽可能表示同情和理解患者的倾诉。安排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与之同病室。按照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别归属心肝脾肺肾五脏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3]。灵活应用以情胜情法, 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管床护士应掌握七情病因学说, 懂得患者的内心世界,从患者所喜爱或关注的话题开始, 善于和患者交流, 造成一种与朋友交谈的气氛, 使患者敞开心扉, 深入了解患者内心症结所在[4], 并根据七情相胜的原则, 或逗之以笑, 或激之以怒, 或惹之以哭, 或引之以恐, 因势利导, 引导患者通过诉说, 宣泄其不良情绪, 达到舒畅情志的目的。或运用移情解惑法, 如病情容许时可以协助患者到户外活动;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志, 选择播放录好的不同音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皇帝内经》就提出音乐治疗的观点, 古人亦有“乐者, 药也”的说法;或看喜剧﹑小品等电视节目, 以舒畅情志。当患者出现情志烦躁时, 也可运用安神静志法:如吩咐患者闭目静心, 平静呼吸, 可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 安神静志的效果。
中医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情志变化, 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 一般不会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情志刺激, 超过了人体的生理活动范围, 使人体气机紊乱, 阴阳失调, 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七情致病直接伤及内脏, 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故又称“内伤七情”。七情发于心, 应于五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祖国医学非常重视情志变化影响病情[5]。管床护士充分运用传统的知识,现代的思维, 根据9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状况﹑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实际情绪, 如恐惧﹑焦虑﹑自卑﹑抑郁﹑悲观失望﹑抵触或愤怒等, 正确运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 因人施护, 消除或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情绪平和, 心情舒畅, 气机调达, 气血调和, 促进疾病早愈, 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
[1] 卢淑金, 倪云培, 磨飞鸿.颅脑损伤患者的辨证施护.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34):5384-5385.
[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74.
[3] 当措吉.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求医问药, 2013, 11(2):385.
[4] 梁光霞.护理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59.
[5]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8-210.
516300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