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4-09-04 11:24邝素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肌力肢体脑梗死

邝素娟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邝素娟

目的 对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方法 对在本院就诊的70例脑梗死患者划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不仅进行一般治疗, 还给予一定的康复治疗。6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的瘫痪肢体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 观察组恢复水平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中, 有20例显效, 10例有效, 5例无效, 达到了85.7%。而对照组有8例显效, 11例有效, 16例无效, 达到了5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增强患者语言功能和患肢的恢复, 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程度, 让患者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获得最大发挥, 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运动能力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一种, 属于脑卒中的发病类型。它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供氧和供血中断, 造成患者上﹑下半身或上﹑下肢体出现偏瘫[1]。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 脑梗死成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威胁到了人们身体健康。事实上,常规药物确实能减轻患者脑水肿, 降低缺血脑的损害, 并溶解血栓和降解纤维蛋白。这样便能促进神经细胞功能重组和轴突生长, 恢复脑功能。而结合康复治疗, 便能最大化的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通过实例分析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都是由于脑梗死在本院就诊。患者均做MR或颅脑CT检查, 证明为脑梗死。患者病程在2周~3个月。根据患者瘫痪程度﹑年龄﹑性别做好配对, 共有70例。在70例患者中, 有40例男性和30例女性。患者年龄阶段在41~79岁。瘫痪肢体肌力中, 9例0级﹑16例I 级, 19例II 级, 16例III 级, IV级各10例。两组患者的瘫痪程度﹑病情诊断﹑年龄和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 但存在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 为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 以500 ml生理盐水加上20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 进行静脉滴注, 1次/d。再以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滴注, 1次/d。一疗程为14 d。对照组患者服用的营养神经药物有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B6﹑B12。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 还要积极治疗原有合并症和内科疾病。

1.2.2 康复治疗 治疗组患者不仅进行一般治疗, 还要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要结合患者恢复的过程, 有步骤的进行。在软瘫期, 即患者病情稳定的1~2 周, 医护人员要将患者床上被动活动转变为主动活动, 积极预防并发症。该阶段, 患者要进行正确体位摆放, 并以联合反应诱发肢体活动。患者在床上的活动训练有翻身﹑夹腿﹑坐起等;在痉挛期, 即患者病后2~3月, 患者要以反射抑制肢体动作。臀肌恢复较差的患者, 需增加爬行位和跪位训练;在相对恢复期, 患者分离动作形成, 恢复了部分肢体功能, 但是肌力还是较弱。该阶段应当形成快速﹑协调﹑精细运动, 步姿要积极纠正[2]。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 对患者采取按摩﹑超声波等治疗方法。对痉挛期的患者, 可采取远端到近端的方式按摩, 经过经络做背部﹑上下肢﹑头部按摩。如果患者肌张力较高, 可采取安抚性按摩方法。这样能够消除肿胀﹑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炎和压疮。超声波疗法在患者脑部病灶投影区进行移动, 保持0.75~1.25 W/cm2, 5~10 min/次, 1次/d,一疗程约在10~15次。

1.3 疗效判定 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取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而治疗效果评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患者生活可自理。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达到了Ⅱ级以上, 基本恢复了言语功能。有效:患者言语功能和瘫痪肢体肌力部分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 而瘫痪肢体的肌力也没有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取SPSS13.0的统计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 比较用t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高度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评定 观察组和对照组未分组之前, 运动功能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水平比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比较表()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比较表()

组别 康复前 康复后 P观察组 31.74±17.51 56.84±19.35 P<0.05对照组 33.54±21.68 45.24±24.83 P<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 有20例显效, 10例有效, 5例无效, 达到了85.7%总有效率。而对照组有8例显效, 11例有效, 16例无效, 达到了54.3%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表(n, %)

3 讨论

脑梗死病理损害是由于患者脑供血局部减少, 造成脑组织血氧供应存在障碍。因为脑组织缺氧, 使得脑神经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大脑梗死区因为侧支循环, 依旧有血液供应,但多是缺血半暗带。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能够对半暗带神经元进行挽救。

中枢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可分为软瘫﹑痉挛﹑相对恢复期三个阶段。如果患者在软瘫﹑痉挛阶段未经过良好的康复治疗, 痉挛和联带运动会强化, 束缚患者运动[3]。这样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医护人员应当在患者发病前6个月做好康复治疗, 积极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患肢功能。作者通过对在本院就诊的7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一般治疗和康复治疗, 证实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比一般治疗更高。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增强患者语言功能和患肢的恢复, 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程度, 让患者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获得最大发挥, 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麦海云, 麦景佳, 罗友悟.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8):5034-5036.

[2] 常四鹏.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变化临床研究探索.河北医学, 2013, 19(3):381-383.

[3] 胥学会, 马莉华.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2):274-275.

463000 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肌力肢体脑梗死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